邕宁:撤县设区十年凤凰涅槃新邕宁

18.03.2015  11:27

  从当年“有县无城”的尴尬,到如今“无县有城”的生机勃发,邕宁撤县设区十年来,紧紧抓住城市化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完美蝶变。

  诚然,撤县设区之初,并不是没有困难,没有任何疑问。有的同志曾经担心“瘦身”后的邕宁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城乡融合会遇到困难,人民生活工作面临着新课题。然而,十年的实践证明,邕宁区党委、政府立足全局,聚力发展,紧紧围绕南宁市“重点向南,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及邕宁建设“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定位部署,深化拓展“六个一线”工作法,大力弘扬“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精神,克难攻坚、全力以赴,在加快建成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号角中踏歌前行。

  走进如今的邕宁,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宝能城市综合体、金川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拔地而起;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农业基地生机盎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十年里,邕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的机遇让“新邕宁”重新腾飞。

  “邕宁正在启动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打造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新战略,强势推进‘园区开发、农业发展’两大主战场,整个城区呈现出新区带动经济放量增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邕宁区委书记唐咸兴充满激情地说。

   1  各项指标平稳增长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香葱上市。张艺军  摄

  南宁世贸龙岗花园全景。覃永胜  摄

  2005年撤县设区前,邕宁区位、经济实力等具较大优势,曾连续3年位列广西十强县。撤县设区后,邕宁“一分为五”,大部分农业重镇、工业重镇等优势资源被划分出去。2005年,全城区生产总值由撤县设区前的60.31亿元下降到20.42亿元,财政收入由撤县设区前的6.1亿元下降到1.6亿元。

  秉承着“团结奋进、实干图强”的邕宁精神,邕宁突出“”  字当头,大力弘扬“实干苦干”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2014年,邕宁财政收入达6.65亿元,首次超过原邕宁县2004年财政总收入的6.1亿元;邕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67亿元,各项指标每年都实现了平稳增长。2015年1月,邕宁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前两个月份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2005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64亿元。

  十年来,邕宁从没有工业园区支撑,农业、工业、三产发展与城市建设十分滞后的城区,踏实迈向产业发展殷实、事业欣欣向荣的新城区。如今,邕宁在“一桥一路三区三带”发展战略指导下,顺利建成“一桥一路”,启动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打造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新战略,开创了全新的发展进程。

   2  党建创新激发活力  全力推动科学发展

  “哪里是一线?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扶贫攻坚、清洁乡村,纠纷调处、综治维稳,都是我们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一线’。”  邕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家斌道出了开展好城区党建工作的“秘诀”。

  回想撤县设区之初,邕宁区面临干部队伍士气低落、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干部后劲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匮乏的困局。如何汇聚共识、提振士气,激发活力、推动发展,是摆在邕宁区党委、政府面前的现实课题和严峻挑战。

  邕宁区委书记唐咸兴(左六)、区长邓娟娟(左四)深入重点项目玉洞大道(二期)现场研究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方孙东    摄

  为突破基层党建工作瓶颈,十年来,邕宁区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全面创新突破。实施“先锋堡垒”工程;创新开展“百个支部联建·千名党员连心”“扎根最基层·建功第一线”等活动,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历练;树立“不唯年龄、不唯经历、不唯出处,注重基层一线、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认”的“三不三注重”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推行“五差额”干部选任、十部门联审、延伸测“”等制度,推行“公推差选两票决”等干部选任模式;深入开展“六治六比六创建”活动,切实改进干部作风……

  2011年邕宁区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先后选派500多名党员干部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一线攻坚,选派400多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到清洁乡村、综合示范村建设一线压担子,有选择地把120多名具有培养潜质的党员干部放到综治、信访一线,让干部在维稳一线摸爬滚打,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作为邕宁区党建工作的总载体,“六个一线工作法”,让干事创业的“狮子型”干部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促进了当地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和强劲动力。“六个一线工作法”作为党建工作创新理论成果,陆续得到了中央创先争优办、自治区、南宁市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3  借助东风乘势而上  新区开发如火如荼

  

  新兴产业园区开发助推邕宁区建设。  马华斌  摄

  蓄势待发的牛湾作业区新港。  农建进    摄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邕宁新兴产业园区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四通八达的园区路网,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朝气蓬勃的工人们……都在向人们昭示着——邕宁新兴产业园区正在蓬勃兴起。

  2005年4月15日,邕宁区提出了“一桥一路三区三带”的发展战略,拉开了邕宁新区开发建设的序幕。10年一段新路,10年一段征程。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在一次一次接力中,保持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态势,园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彻底扭转了园区以往荒芜、落后的局面。2014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9.18亿元,占全城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84.6%。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73亿元,同比增长18.48%。完成税收3.88亿元。2014年7月,邕宁新兴产业园区荣获了“南宁市先进县区工业园区”。

  经过多年努力,龙岗片区、八鲤工业集中区和五合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发展新跨越具有很好的基础。目前,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已纳入五象新区六大主要产业板块之一;龙岗商务区作为五象新区规划的两个核心区之一,将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商务办公、休闲购物集聚的新型商业网点,形成独具特色、品质优良、档次较高的沿江商业圈,园区一批路网配套项目加快完善,广西建机、南宁万达茂、南宁南车、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园区、源正全铝车身等一批先进高端产业项目成功入驻并顺利建设。

  “今年,我们将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第一台新能源客车和地铁车辆在邕宁下线,填补南宁乃至广西没有能源汽车生产的空白。我们还将继续强化产业招商、农民安置回建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步伐。”邕宁区区长邓娟娟说。

   4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区新貌亮丽纷呈

  霞映八尺江。  农建进    摄

  走在邕宁的大街小巷,细心的人们总会有新发现,新建的道路通车了,黑色沥青路取代了旧式水泥路,公交线路的设置更加多样化,人们的出行更加有序……十年间,邕宁区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不仅让置身其中的市民惊讶,也让不少外地人惊叹不已。

  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灵魂。邕宁区以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和高速公路为依托,拉起玉洞大道、五象大道延长线和疏港大道等主框架干线,打通乡镇间、村屯间公路网络。如今,一个以“五纵四横”干线公路为主线,乡村公路为支线,辐射至中心城镇和村、坡、屯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交通网络正在邕宁区铺展开来。

  “十年来,邕宁新增城市道路总长达数百公里。城乡公路的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城区与乡镇连成一片,不仅加快实现了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也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环境。”邕宁区交通局局长乐巨温说。

  不仅如此,十年来,邕宁在环境设施建设方面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完善各项市政配套的同时,邕宁区突出对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等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善。

  从2013年“大行动”以来,邕宁区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系列活动,建立4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2个义工服务亭,全面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妈妈巡逻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志愿者队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

   5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那楼镇那楼中学的同学们在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带来的喜悦。施章华    摄

  一条条宽阔通畅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座座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整齐划一的乡间民宿……无论走到哪里,处处可见乡村建设给广袤农村带来的新景象,处处荡漾着现代化新农村的和谐文明之风。

  从2005年的“三大会战”到如今的生态乡村,农村基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辖区内5个乡镇65个行政村、9个社区及50户以上坡屯100%通水泥硬化道路,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覆盖人口增加4万。

  2014年,邕宁区以服务世锦赛为契机,深入开展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清洁乡村、打击“两违”、农村住宅户型推荐等活动,推进城市管理机制向乡镇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

  作为农业大区,撤县设区后的邕宁立足于第一产业比重大、农业基础地位突出的实际区情,把城郊型特色农业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定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出台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培育发展“六个一”特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当农民不怕种不怕养,就怕产品销售难,如今有了温氏企业包收包销,市场就在家门口,养再多的鸡也不怕。”邕宁区广良村区温氏合作养殖户覃阳说。

  十年前,覃阳和不少农户一样,纷纷洗脚上田,依托温氏当起了专业养鸡户。作为邕宁区第一家引进的龙头企业,温氏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为千家万户农民找到了养鸡发家致富的“金饭碗”。

  这是邕宁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农业产业化的热潮已经在邕宁区形成“蒲庙—中和(邕宁段)、蒲庙—那楼、蒲庙—新江—百济”3条农村经济带的连片效应。目前,邕宁区拥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邕宁区重点培育优质稻、甘蔗、西瓜、甜瓜、蔬菜等优势产业,发展了淮山、桑蚕、食用菌、红龙果、芝麻鸭、温氏鸡、野猪等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良好格局。同时,邕宁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6家。据统计,邕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368元提高到2014年的8873元。

  “我们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实施了‘六个一’(  一个果、一棵菜、一头猪、一只鸡、一粒米、一株苗木)农业产业工程,培育优质稻、甘蔗、西瓜、甜瓜、蔬菜等优势产业,发展了淮山、桑蚕、食用菌、火龙果、芝麻鸭、温氏鸡、野猪等特色农业,改变了从过去农民单打独斗、各顾各地农作的局面。”邕宁区政府副区长何小白说。

   6  全面发展各项事业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多年来,邕宁区先后建立起蒲庙镇那路村、良信村、新江社区、中和乡周禄村、那楼社区、百济乡红星村等6个壮族八音保护、传承、培训基地,还先后在蒲庙镇那路村小学、新江镇中心学校、那楼镇中心学校、百济乡红星小学、中和乡周禄村小学等10个小学成立了少儿八音队。同时,邕宁区文化部门还定期派人深入八音基地对八音队进行演奏培训,有效地提升了邕宁区八音队伍的整体水平。

  十年来,邕宁区把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作为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基层文艺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文化建设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重点。全城区五个乡镇均成立了文联,城区文联各协会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坚持“三贴近”,人才济济,精品硕果累累。

  文化产业的提升带动了旅游教育等产业的发展。十年来,邕宁区不断挖掘和弘扬邕宁壮族文化所蕴藏的独特内涵,坚持文化与产业结合,保护与开发并举,促进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效衔接,把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大汇聚、大展示、大交流的文化品牌,并以此为依托,搭建诚招天下客商、推动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5年到2014年,邕宁区年均小学和初中从10元/生、15元/生分别提高到了85元/生、95元/生;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从2007年到2014年,补助标准小学和初中年均补助从500元/生、750元/生分别提高到1000元/生、1250元/生……十年来,邕宁区在教育事业发展征途中迈出一个又一个光辉的足迹。

  十年间,邕宁区的教育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优化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2014年。邕宁区出台边远教师补助政策,每位教师补贴250元,并投入694万元对那楼中学等39所农村义务学校试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1.8万人。

  十年来,邕宁区不断加大各项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全年投入民生支出9.78亿元,占总支出的78.22%。城乡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类保障救助持续提标扩面,科技、教育、文体、卫计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将把有限的财力和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地方,让老百姓真切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邕宁区区长邓娟娟说。

  邕宁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爬坡越坎、负重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是一部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创业史。未来几年是邕宁区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和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围绕建设现代临港工业新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重在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全面提升邕宁区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邕宁区产业更加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邕宁区产业升级。”对于邕宁区未来的发展,邕宁区委书记唐咸兴充满了信心。

      (记者 莫棋惠 杨孙山 通讯员 周惊阳 谢川)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
南宁230多名市政工人出动排涝 紧急处置各路段积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