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精心打造“清洁乡村”升级版

24.01.2015  21:11
      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分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每一阶段为期两年,用八年时间持续推进。

  在很好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去年12月至2016年年底,以自治区示范县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专项活动为重点和突破口,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为保障,突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全面深入开展“美丽那坡•生态乡村”活动,精心打造“清洁乡村”升级版,力争把农村地区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生态乡村。

   开展“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实现乡村环境生态舒适

  深入开展“三林两区一道双发展”行动,加快村屯绿化步伐。实行村屯“三林”(即在村屯周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增绿);营造休闲区,利用村中空地和整合村屯周边荒地等,适当建造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休闲林;划定生态小区,保护农村特有的反映农村文化的风水林、风景林等,严禁任何形式的破坏;建设乡村绿道,将绿色运动、休闲养生、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串联起来;发展庭院经济,多种果树,发展经济林,在满足绿化环境需求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做好村屯绿化规划设计,以村屯周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增绿为重点,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果蔬,营造护村林、护路林、护宅林、休闲林区和生态小区,利用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空间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等“微田园”。选择71个村屯为绿化示范村屯为重点对象精心打造,计划2015年完成39个,2016年完成32个。其他条件较好的村屯在原有基础上,整合部门资金和群众投工投劳加大建设力度,力争2016年底,全县建设村屯绿化示范村屯260个,以点带面提升农村绿化整体水平,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确保绿有质量、绿有效益,村村有特色、屯屯有亮点,实现乡村增绿、农民增收,实现“一个村庄一座绿岛”的目标,助推美丽百色建设。

  开展“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实现乡村用水安全便利

  开展“四建设一划定一限制一机制”行动。“四建设”是建成10个“饮水净化”示范项目,建成1个检测能力达到24项水质指标以上得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升级工程,建设沟渠清淤联通工程 。“一划定”是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污染源进行全面清理,保障水源水质安全。“一限制”是限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畜牧养殖。整治清理水产畜牧养殖污染,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人口集中区等区域内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全面整治清理,严禁在水库、河流、山塘、沟渠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投饲料养鱼。“一机制”是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出台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力争到2016年,全县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2016年基本完成划定100O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开展“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实现乡村道路平坦通畅

  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全县9个乡(镇)实施127个行政村道路硬化工程。通过集中资金、物力、人力开展村屯内道路硬化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屯实现村主干道、巷道硬化率100%,并有排污、排水设施,整洁通畅,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力争到2016年,初步形成等级较高、畅通安全、服务面较广的农村公路网络,全县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建制村客运通达率达到85%以上。示范点内20户以上自然村(屯)屯内主要干道全面硬化、道路排水设施基本完善,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需求,实现屯道路“畅、洁、绿、关、安”的目标。(甘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