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黑车司机月入一两万 执法人员检查时被砍

22.12.2014  10:49

  不小心坐了“黑车”时,我们会抱怨管理部门执法不力;迫不得已乘坐“黑车”,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黑车”为啥这么多?“黑车”司机月收入高吗?在治理“黑车”方面,管理部门有没有相应措施?请看商报记者的蹲点日记。

  河南商报记者郭富收

   观察

   郑州“黑车”为啥这么多?

  在郑州市客运管理处蹲点的第一天,正好赶上郑州市正在进行的交通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河南商报记者也被“派往”执法现场。

  几次暗访后发现:市场“诱人”,是“黑车”或者套牌车、空号车存在的主要原因。而“黑车”的“据点”,并不仅仅是郑州北站、郑州东站、郑州火车站等。

  以经常跑郑州到新乡、焦作等地的无正规营运手续的车辆为例,从郑州北站到焦作,一般每人40元左右,拼够一车人才走,当然,特殊情况下人不满员也走。如果赶上雨雪天气等,乘坐这些车辆还要加钱。

  这些车辆大多改成了天然气车,一天跑三四趟很正常,往返拉人,一个月收入一两万元。在从火车站跑往机场的“黑车”中,连“宰”带骗,收入甚至比这还高。“黑车”猖獗的背后,是非法营运收入远远高过正规车辆的经营收入。

   方便

   有些“黑车”很有服务意识

  说实话,“黑车”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家的“服务”确实好,而且有些情况下价格比较“优惠”。

  在车主散发的一张名片上,除了留有司机的电话,还印有“用爱车承运、用爱心服务”的广告语。更吸引眼球的是“市内免费上门接送”,还有省内包车、机场包车、快件传递等字样。

  “黑车”司机能提供这么优质的服务,不得不让人反思:如果正规营运车辆也能这样“门到门”、“点到点”服务,还怕没有客源吗?

  对于本地人,“黑车”司机服务十分周到;而有时面对“外地人”,有些司机便会狠宰,先把乘客劝上车,然后再让乘客加钱。

  “在外不找事”的心理,使得一些“外地人”被宰时选择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