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拒收酬金 南宁好少年播下诚实守礼的种子

08.06.2016  14:47

  儿童片电影《守信少年》讲述了两个农村学生践行传统美德,以诚实守信的行为,感动了绑架犯投案自首的故事。在青秀区,也有许多守信少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播种诚实种子,散发着礼仪芳香,彰显出新时代少年身上诚实守礼的优秀品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断前行、进步。

   赖俊勇:

   捡到3000多元现金归还失主

赖俊勇(前排左三)在“理想大课堂”上结合自己的事迹讲述诚实守礼的小故事

  今年11岁的赖俊勇是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今年3月初,他在梧州火车站过安检时,捡到一个钱包,立即交给了一旁安检的工作人员。找到失主后,失主确认钱包里的3000多元现金分文不少。赖俊勇的诚信品德给外地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其实,赖俊勇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讲究诚信。测验、考试是学生的家常便饭,但坚持诚信考试,抵制名次诱惑,却不容易做到。有一次语文测验,赖俊勇发现老师有一小题改错了。他拿着试卷就去找老师纠错,不顾失去原本是班里最高分的荣誉,也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到诚实守信。

  作为一名“红领巾志愿者”,赖俊勇还担任了广西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信守承诺坚持义务讲解服务。他多次参加青秀区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荣获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连续几年荣获“华罗赓金杯”“希望杯”一等奖等。

   陈家俊:

   00后”少年拒收失主酬金

陈家俊去菜地帮采摘椰菜花

  今年12岁的陈家俊,是南宁市云景路小学六(2)班的学生。去年5月28日中午,陈家俊早早出门上学。下楼时,他无意间看到楼下停放的一辆自行车的车筐中有一个小包。他想这可能是车主粗心忘记了,便守在自行车旁等车主。

  眼看上课时间临近也没等到车主,无奈之下,陈家俊拿起包。打开包一看,他吓了一跳,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还有存折和银行卡等物。他赶紧拿着包跑到学校交给老师,让老师帮忙寻找失主。老师通过银行卡信息找到了失主,对方很快赶到学校认领。接过失而复得的包,失主激动不已,当即从包里拿出一沓钱递给陈家俊以表感激之情,被他断然拒绝了。

  陈家俊说,作为青少年,诚实守信、拾金不昧是必须具有的品德,希望通过这件事带动更多同学弘扬时代新风。

   陆洁:

   生活点滴反映诚实守礼好品质

陆洁在生活中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我们老师叫她帮忙做事很放心,她总是把好的品德传播给身边的同学,从不撒谎。”在班主任林玉卉老师的心目中,南宁市仙葫学校三年级学生陆洁是班上诚实守礼的典范。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从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身上诚实守礼、心地善良的好品质。

  陆洁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不与别人攀比等良好习惯。“我们的钱箱摆放在家里,随时可以拿钱去花,但她从未自己拿去买零食或玩具。”陆洁的妈妈刘增艳告诉记者,从这点细节就觉得女儿的习惯挺好的。

  “你好”“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捡到同学的文具用品总是第一时间交到老师手中,每天放学后协助老师、班干组织同学排队放学……诚实守礼、心地善良的好品质,让陆洁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记者 赵敏 通讯员 徐姗 张译文 朱晓敏)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