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铁牛”给力粮满仓

08.02.2018  18:27

2017年,钦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服务“三农”为主线,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吹响追赶超越的奋进号角。

精准发力补短板

这台切段式甘蔗收获机,一天能收获40-50吨甘蔗,相当50个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可节省成本每亩400元左右。”1月21日,在泉水镇“双高”糖料蔗基地张黄镇糖厂上班的技术员温彩萍介绍说。钦州市对完成土地流转后的20多个“双高”基地组织农机化及时跟进,全部实施机械深耕作业,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中耕培土,较好地完成“双高”基地机械化的作业要求。市农机推广站技术员李翀说:“我们将继续与机械生产厂家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指标,提高作业质量,尤其针对降低机收含杂率和破头率等问题联合攻关。”甘蔗机械整秆与切段收获技术正在破解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收获瓶颈环节。

2017年,钦州市水稻、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2.8%、52.5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52.51%,比去年提高1.46%;农机原值达21.42亿元,农机总动力195.1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9.88万台,分别比去年增长1.35%、2.64%和3.81%。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

厚植优势求突破

这个机具一次性完成开沟、种植、施肥、覆土、盖膜等工序,较传统种植减轻劳动强度、节省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面对严峻的冬粮生产形势,2017年11月20日,三合镇浦北县圣扬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何圣扬利用“优势特色农作物(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购置的2CM-1/2马铃薯种植机械进行414亩冬闲田作业时说,这个机具给自己带来很大便利。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位置的水田存在着早造不耕作、撂荒现象。浦北县绿源、圣扬、积锋农机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机优势,以代耕、代种、代收等模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缓解了农村土地撂荒,逐步引领土地从撂荒走向机械化合作经营。据统计,浦北县绿源农机专业合作代种撂荒田200多亩,种植“荔浦芋”等经济作物,带动社员种植500多亩。按每亩荔浦芋产值1200公斤、产值8000元左右估算,上半年合作社利用撂荒田地可带来160多万元的总产值。浦北县圣扬农机合作社、浦北县积锋农机合作社也分别代种撂荒水田120亩、80亩,带动合作社社员利用撂荒田种植水稻300亩、210亩。按亩产800斤估算,可带来60万元总产值。

2017年,钦州市有农机合作社104个,拥有农机户10.24 万户,农机从业人员 12.3万人,农机拥有量34.7万台(套),社会化服务作业总值31.1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增强动力谋跨越

拖拉机配备全球卫星自动导航技术,拖拉机驾驶员只需控制油门,就能轻松地保证耕作机械按设定线路运行,不但能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降低燃油用量,而且提高了作业质量,加快了作业进度,对抢抓甘蔗种植季节发挥作用。”2017年4月2日,久隆镇“双高”基地业主杨明指着3台配备有ATU自动导航系统的约翰迪尔120马力拖拉机眉飞色舞讲述。钦州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和指导农机手保养和检修各类农机具;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好农忙期间各类农机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储备与供应;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开展跨区机械代耕、代育秧、代种、代插等农机作业服务;结合农机打假活动开展农机质量集中整治及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开展农机产品大检查,防止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坑农。同时投入资金15.8万多元配备一批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给基层农机站,解决了部分基层农机站因办公设备老化,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的难题,便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奋战60天”活动,把辖区内所有农机干部职工组织调动起来,分片负责,天天下乡,天天宣传。

2017年,钦州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2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1390.115万元,自治区资金:136.8万元),受益农户数3610户,补贴各类农机具9297台(套),拉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4813万元。农机惠民政策走入千家万户。(《钦州日报》2018年2月5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