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看得准 改革措施稳

25.03.2017  02:11

  早春二月,北方还在春寒料峭,南国广西已经春风和煦,满目翠绿。美丽的八桂大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要积极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建设‘三区三园’,加快大宗农作物良种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结合实际,点出了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广西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们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记者穿行在田间与城市,走访农户、经营主体和官员,深刻感受着这次改革给广西三农发展带来的变化与希望。

   园在田里,田在园中

  ——示范园区以产业为基本依托,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

  去年年底,在来宾市召开的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场会上,广西农口系统、包括各地级市主管农业领导200多人到示范园区现场参观,意在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当大家走到位于来宾市兴宾区正龙乡境内的红河红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区时,无不对示范区的规模和种植模式连连称赞,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示范区集现代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加工流通为一体,全产业链生产模式降低了种植成本,极大提高了柑橘的种植效益,农户收益也大幅增加。

  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表示:“示范园区以产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

  广西玉林“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如其名,在60平方公里的总用地面积上,田坝胜锦、景点如珠,五彩缤纷,自成一体。据示范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个小镇、5个核心园、30个特色园,旨在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康乐美食、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品位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像玉林市“五彩田园”在广西可不止这么一家,南宁西乡塘区的“美丽南方”也成了城市一景,园因田而美,田因园而秀,园区沿河建景,溪水绕园而流。来自北京的游客黄小姐告诉记者:“来到这里,分不清田野和园区,整个园区就像一幅田园风景画。

  隆安县那桐镇定典屯是2014年南宁市综合示范村,现有83户339人,耕地面积3450亩,以香蕉为农业主导产业,土地流转率达100%。村庄建设注重生态产业与观光农业结合,建设了四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和两个主题农业观赏园。定典屯队长卢含凭告诉记者,村民除获得“地租+承包工资”或“基本价+超额分成”的收益外,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农民收入一份变三份。

  据农业厅副厅长温达勤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启动创建示范区959个,示范区已成为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提升“三品”,助力“三增

  ——通过品种改良、扩大优势,通过品质改进、确保安全,通过品牌创建、增加效益,以此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近日,“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首站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启动,这是梧州市首次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六堡茶龙头企业抱团参展。

  据梧州市茶办主任唐云凯介绍:“梧州把六堡茶发展纳入全市战略规划,还出台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措施,支持产业规划实施、龙头建设及品牌打造等各项工作。”目前,六堡茶产量达1.2万吨,产值12.8亿元,茶园8万亩,品牌价值16亿元,六堡茶已经成为梧州一张亮丽名片。

  与六堡茶俏销国外相呼应,富硒品牌在广西也可谓家喻户晓。作为拥有大面积富硒土地的地区,目前广西共认定95个富硒农产品品牌,先后有1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特色硒产品”。据统计,包括富硒品牌在内,截至2016年年底,广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总个数达到1156个,首次突破千个大关。“百色芒果”“桂平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还列入中国政府与欧盟互认谈判的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种,广西入选产品数高居全国第一。

  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再传捷报:全区水果总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其中,柑橘面积排全国第三,产量从全国第二位跃居第一位。

  多个产业取得大幅提升,这缘于两年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该行动选取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罗非鱼、肉牛肉羊、生猪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作为产业提升的重点,这些产业特色优势鲜明,在全国地位突出,都是属于有实力打底、有潜力可挖、有活力做强、有能力培植的“四有”产业。

  “提升行动通过品种改良、扩大优势,通过品质改进、确保安全,通过品牌创建、增加效益。”农业厅经作处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通过“10+3”提升行动,加快发展香蕉、柑橘、芒果、荔枝、蚕桑、秋冬菜、食用菌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以此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体制创新,增加动能

  ——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要以市场的办法,通过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搞现代农业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种养殖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以及机械化、标准化等现代农业的管理方法。”去年7月,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个人发言代表,来自广西南宁武鸣区罗波镇旧陆斡村新型职业农民代表黄必文在大会发言。说起这位黄必文,还真有些“传奇”,这位大学毕业后,做过公务员,从过商,经过“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的培养和学习,最终“华丽转身”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

  像黄必文这样的现代青年农场主不断涌现,得益于广西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广西已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117人,400多名现代青年农场主接受培训,1000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在职中专学历教育,4个整市推进和武鸣等80个示范县(市、区)村(或自然村)整村推进打造百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广西农业厅用数据说明了这项工作取得的重大进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越来越需要社会化服务。广西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和平台,大力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

  钟山县富强农业种植合作社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辐射贺州市及周边地区上万亩良田,理事长胡锡强说:“合作社推广统一机械作业、育种供秧、病虫害防治、烘干仓储和粗加工的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成本。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广西在培育和引进农民合作社37413家,家庭农场6628家,这里面不乏优秀的典型:29家农民合作社获农业部等9部委评选出的“2016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从带动产业,带富村民,激活乡村的角度来看,还是要以市场的办法,通过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厅厅长刘俊说,政府部门做好协调服务,经营主体也要完善经营,才能共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