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16年规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11.02.2017  01:03

2016年,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困难和挑战丛生的背景下,防城港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确保了全市工业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良好发展。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01.24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排全区第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2.81亿元,增长12.4%,增速排全区第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5.48亿元,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32.88亿元,增长11.1%;亏损企业17个,亏损面为10.8%,同比减小0.9个百分点。

(一)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区前列。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高于全区水平(7.5%)4.9个百分点。从2016年各月累计增速看,从3月份起防城港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位列全区前列,并始终明显高于全区水平。

(二)主要行业生产经营相对稳定。 规模以上工业七大行业增加值同比均实现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表现稍显低迷。

1、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较好,行业增速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价格平稳,效益实现较快增长。该行业全年完成总产值490.82亿元,增长19.9%;实现增加值增长11.5%;实现利润9.0亿元,增长13.9%;应收账款14.4亿元,增长54.8%;存货39.2亿元,增长14.3%。

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体快速发展,但呈现出库存压力较大。该行业全年完成产值33.33亿元,增长37.0%;实现增加值增长17.6%;主营业务收入24.8亿元,增长24.0%;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15.0%;应收账款0.8亿元,下降55.6%;存货1.8亿元,增长8倍。

3、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发展态势稳定,企业订单较充足,产品价格平稳,效益稳定,但由于行业特点,企业回款较慢,应收账款增加。该行业全年完成产值83.04亿元,增长14.9%;实现增加值增长18.4%;实现利润4.4亿元,与上年持平;应收账款5.1亿元,增长13.3%;存货1.3亿元,增长18.2%。

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对钢材的需求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防城港市钢铁行业因为生产有专利的特色产品,尽管生产放缓,仍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由于使用产品的下游企业经营不善,行业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该行业全年完成产值294.88亿元,增长10.1%;实现增加值增长8.1%;主营业务收入293.8亿元,增长11.8%;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335.3%;应收账款1.6亿元,增长220.0%。

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保持高速发展。得益于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在2016年初正式投入运营生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全年完成产值64.23亿元,增长60.6%;实现增加值增长62.4%;主营业务收入60.8亿元,增长57.5%;但由于某个电力生产企业提取大笔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该行业利润,该行业全年利润亏损1亿。

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加工业发展不稳定,产品产销衔接存在一定问题,产品出现一定的滞销,效益下滑。该行业全年完成产值80.97亿元,增长24.3%;实现增加值增长17.6%;实现利润1.7亿元,下降5.6%;应收账款5.2亿元,增长6.1%;存货7.8亿元,增长27.9%。

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整体趋弱。由于精炼铜供应不断增加、需求持续萎缩,导致铜价连年下跌,价格成本倒挂,导致全国很多有色金属企业大幅亏损,防城港市这个行业也处在一个相对艰难时期,产品产量虽然仍然提升,但企业收入没有得到实际性增长,盈利很有限。该行业全年完成产值177.05亿元,下降0.1%;实现增加值增长4.9%;主营业务收入154.7亿元,下降0.1%;实现利润0.5亿元,增长66.7%。

(三)大中型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稍弱。 从防城港市监测的27家大中型企业情况看,全年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942.81亿元,增长7.8%,实现增加值204.25亿元,增长6.2%,两项指标速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756.4亿元,增长4.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9.4亿元,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17.0亿元;增长26.9%;存货90.4亿元,下降10.5%。

(四)工业出口同比大幅增长。 全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1.14亿元,增长19.4%。从有出口交货的两大行业来看,出口交货情况有喜有忧,农副食品加工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7.59亿元,下降25.7%;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全年出口交货值13.51亿元,增长80.5%。

二、工业经济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一)增加规上工业企业工作难度加大。 2016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157家,全年新增上规企业仅7家,但因达不到标准年度退库的企业达11家,停报企业5家,因此,2017年初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将减少至150家,其中包含5家停报企业。申报和增加规上工业企业工作难度加大,主要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而且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鼓励措施和财力支持,也造成了企业申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新增企业少,拉动力有限,而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进度缓慢。 在2016年的7家新增规上企业中,月度成功入统的新建投产企业仅有3家,实现产值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拉动力有限,而钢铁基地、海森特、信润石化等几个重大项目却迟迟未能建成投产达效。

(三)部分地区增速受个别企业影响较大。 从各县(市、区)规上工业月度发展情况看,部分县区增速对个别大企业的依赖性很强。如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和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对上思县工业发展的影响就很大,如果三家企业中有一两家停产检修,则上思县工业会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可以看出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工业发展的基础不稳、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四)部分企业经营依然困难重重。 一方面,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存货增加、周转变慢,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下降。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资金、用工、土地、运输成本上升外,当前企业在结构调整升级如环保、技改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近期来看,将一定程度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全年全市有36家企业停、减产企业,停、减产企业仍然较多。

三、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及2017年工作建议

从国际范围看,未来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但短期难以有大的改善,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仍面临很多挑战。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情况看,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显示当前需求持续低迷,工业品供销都不太旺盛,价格还是处于下降通道之中,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或将延续。从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看,2016年12月份我国PMI仅为51.4%,微高于临界点,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虽保持稳定运行的基本态势,但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从2016年全年的发展历程看,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虽总体保持平稳,但呈现放缓趋势,全年与前三季度相比,尽管电力生产行业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其它主要行业增速提高幅度不大或者适度回落。预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增幅仍有适度收窄的可能,但总体处于平稳可控区间,下半年增速有望回升,但仍不宜过分乐观预期。据此,建议2017年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运行调节,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职能,密切部门工作联系和加强资源信息共享,深入分析研究投资、进出口、原材料消费、金融形势等变化对防城港市工业经济产生的影响,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研究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加强协调资源在各环节的配置和调度,确保重点企业生产要素的供应和稳定,保障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二)加快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从2016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情况看,申报入统企业中新建投产企业少,仅3家,且规模较小,全年产值累计不足31亿元,拉低了单位规上企业的规模,但更加反映出防城港市项目建设进度慢、建设期长,重大项目“难产”的问题。因此,下一步要排除一切障碍,促进“在建”或“已建成”项目的投产达效,力争尽快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力量。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中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工期时间要求检查和督促建设进度,保证项目按时投产达效,避免投资闲置和资源浪费。

(三)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强劲增长势头逐渐消退,转向平稳趋慢,因此应借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为下一轮加速赶超赢得先机、打牢基础。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点。2016年末防城港市仅有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其中2016年新申报3家,防城港市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个数偏少。要深入研究产业扶持政策,打造一批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点,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二是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紧跟市场需求及趋势,推动防城港市食品饮料、化工、低端装备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平稳有序推进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工作。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档次、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保障科研经费稳定增长,完善对科研项目、高尖技术人才、先进设备购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并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促进企业改善研发条件,形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机制。

(四)大力深化改革,切实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当前,防城港市在发展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维护市场秩序、协调解决问题等方面仍缺乏强劲有效手段,在企业融资、要素保障等方面尚缺乏必要可行的方法,在帮扶支持、资金补贴等方面还缺乏雄厚的财力投入。因此,防城港市应充分借助整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东兴试验区、跨境合作区、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四个国家级平台政策资源,通过开放合作吸引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激发全市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倾力打造适应发展、符合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一流发展环境,为全市工业经济在下一轮跨越赶超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