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操和足球操,背后都是形式主义

18.03.2015  13:52

  有两个关于做操的新闻引发热议:广西玉林容县一所中学为迎接前来视察的领导,让数百学生冒雨做操表演,现场领导则打着伞。有学生透露:“那天下午领导来了,学校说,就算下狗屎也要做操,更别说下雨。”3月16日,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学生每人一个足球,练习学校自编的足球操。(详见本报今日15版)

  先看前一则新闻,学生做操本是为了锻炼身体,然而在容县这所学校看来,却已经变成了“表演”,而且是在雨中表演。校方真不知道风吹雨打会伤人吗?倒也不是,因为他们让老领导们打起了伞,而对学生视若无睹。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当天到容县这所学校中来的是“玉林市关工委领导”。事实上,这里的关工委其实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简称,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全国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是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这样一个组织的领导,看到学校竟然让学生在雨中做操会作何感想?仅看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也应该会反感,而就职责来说,他们更应该对学校的这种行为予以制止,乃至反映给相关部门,进行追责。

  再看后一则新闻,洛阳的这所小学让学生每人抱着一个足球,做足球操。这套足球操打算在课间推行,以此促进足球的普及。网上很多人对这套足球操颇有微词,这也容易让人想起那个关于足球的笑话,说李鸿章到国外看到别人踢足球,十几个小伙子汗流浃背地追着一个球跑,于是慷慨地表示愿意每个人奉送一个球,以免诸君如此劳累。但坦白说,我觉得单纯做一套足球操未尝不可,毕竟此前“排球操”之类的早已有之,不用太大惊小怪。而且,客观来说,足球操也的确能帮更多人亲近足球。但是,强令推行这套足球操就过犹不及了,更不能指望一套足球操就能推广校园足球的普及。

  如今,校园足球俨然已成为我国一个体育战略。3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方面就表态,到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万所,在校参与人数是5000万,使我国成为全世界足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足球这项运动非常好,国家支持当然也是好事。但是作为最基层单位的学校,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不能指望跳跳操就能推广足球。

  学生做操的背后,是一些学校的惺惺作态。他们虽然嘴里嚷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实际上在意的却只是领导的看法。这些学校的管理者能把学生做操变成一种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来讨好某些领导。这种思维正是教育的大忌,也会戕害学生的健康。在教育去行政化的大趋势之下,更要去掉某些管理者的这种“官本位”思维,学校才能真正拿学生当回事。 (公孙好)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