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适婚青年婚恋观发生巨变 有人"恋而无爱"

25.03.2015  15:34

谈几天恋爱就同居,结婚几天就离婚,或者天天相亲,30多岁却依然还是待字闺中……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及各种文化的互相渗透,河池适婚青年和全国同龄人一样,婚恋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待嫁的女孩,和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人相比,爱情、婚姻,对她们来说不再那么严肃,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或者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项任务。

有人“恋而无爱”

在市城区工作的杨钲环今年26岁,工作轻松,每天下班后,她经常跟一些朋友一起玩,吃饭、唱歌、喝茶、看电影等。后来,经常一起玩的一位小伙子跟她说:“我们来一场恋爱吧?”小杨同意了。但是,单独约会几次之后,小杨觉得“不好玩”。因此,更多的时间,小杨还是跟朋友们在一起。

“你们这是‘恋而无爱’。”朋友圈一位正在谈恋爱的女孩说。

“恋而无爱”是时下不少年轻人对待情感的一种现象。在她们眼里,所谓的谈恋爱,大多出于一种体验,并不是为爱,更不用说为了结婚而恋爱了。市城区某婚姻介绍所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恋爱关系比较脆弱,巩固率低。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现在的年轻人一般不会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因素,他们更重于追求浪漫。因此,一旦觉得不浪漫或者不够浪漫,这场恋爱就有可能结束了。”

结婚就是一项任务

今年春节长假,在市城区工作的李心纹在亲属的催促下,相了一次亲。这已是她半年内的第五次相亲了。李心纹今年28岁,父母认为这个年龄的她再不找对象,就有可能成为“剩女”了。

李心纹并不是不想恋爱结婚,只是她还弄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怎么样的对象。在她心里,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不管爱与不爱,至少要明白怎么样的男人才合适自己。不过,她也明白,作为家里的独女,婚姻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于是,春节期间这一次相亲之后,她答应父母试着跟对方处处。

小李的父母跟小李说:“这小伙子不错,你们结婚吧。”小李没有明确拒绝,父母就当她默认了,于是,开始进入婚礼的筹备。

“你爱他吗?”小李的闺密莫小姐问小李。小李想了想说:“管它爱不爱,就算完成一项任务吧。”

上述婚姻介绍所的那位负责人说:“现在的适婚青年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跟父母在婚恋观念上是存在差别的。年轻人不想结婚那么快,而父母看着自己的儿女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不解决婚姻大事,就不会放心。于是,就出现父母不停地催促儿女结婚,儿女们拗不过,就把结婚当成父母交给的一项任务来完成。最近几年来,离婚率持续走高,与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爱情依然是神圣的

在大部分年轻人心中,爱情依然是神圣的,他们依然期待纯洁爱情的到来。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或者工作太忙,现在的年轻人社交圈相对来说小了一些,平常接触同龄人的机会不多。同时,QQ、微信可能让年轻人交上很多朋友,但这些朋友都存在于虚拟环境中,要想了解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是这些原因,现在的年轻人要遇到一位合适自己的对象并不容易。

2010年参加工作的黄妍,今年已30岁了。她是某单位一个部室的负责人,事业方面算是“立”了,婚姻却还没有着落。她想要的对象,是一位懂得关心体贴女孩又有进取心的小伙子。但是,之前交往的几个人,都是大大咧咧的,说笑、喝酒厉害,一问到工作上的事,都说应付着呗。黄妍对他们很失望。后来,在微信里认识了几个男孩,聊的时候都很不错,好像很符合她的条件,但面对面聊之后,她才发现虚拟世界跟现实世界还真的不一样。

“我好想找一位适合的男孩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这样就不枉来人世了。”黄妍既无奈又充满向往地说。

跟黄妍同龄的韦艳芒2013年结婚,去年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3口过得很幸福甜蜜。对于恋爱婚姻,她有自己的看法。她说:“80、90后的女孩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但是,我们当中也有对爱很认真很执著的,并不像社会上对我们认识的那样,认为我们不懂得爱不珍惜爱。其实,我们也有爱也懂爱的。”(河池日报记者 王卓 唐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