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刘圩镇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03.08.2015  13:12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赵妩妩  通讯员 韦日国)为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取得实效,青秀区刘圩镇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通过“五项举措”全力推进“生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

  以党建工作引领,形成党群互动的格局。刘圩镇把党建工作融入“生态乡村”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建示范作用,通过党员垂身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工作执行力。该镇多次组织各村党员代表到其他综合示范村屯学习,把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各村,切实转化为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的工作动力。

  以“一组两会”推动,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在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和污水处理站建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中,群众成为参与主体。该镇通过发挥“一组两会”的作用,即党小组+户主(代)会+理事会,完成了“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20个,村屯绿化项目26个,人饮工程项目6个,污水处理站17座,铺设排污管道2.5公里,维修、新建垃圾池160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

  以创新宣传载体为突破口,调动群众积极性。该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宣传车+小喇叭”三语广播、文艺队送文艺演出进村、宣传栏等形式全面宣传“生态乡村”,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出“人人关心、参与生态乡村活动”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宣传进校园活动,全镇各中小学校以开设“生态乡村”小课堂、制作黑板报、深化“小手拉大手”活动等方式,让中小学生逐渐认知“生态乡村”,并带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生态乡村”活动。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推进“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该镇以“五有”工作方式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即有包村的镇领导统筹协调,有美丽广西建设(扶贫)工作队员指导工作,有后盾单位全力支持,有村干部分片负责,有党小组和户主(代)会进行日常监督。在“五有”工作方式的推下,经整合多方资源,拓宽筹资渠道,使全镇的通村(屯)道路网、垃圾清运、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以长效机制为依托,推进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为促进“生态乡村”活动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该镇多方筹资,健全投入机制,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51.23万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村规民约重新进行完善修订,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生态乡村”活动的热情。此外,该镇还制定了《刘圩镇村屯环卫保洁员管理暂行办法》《刘圩镇“生态乡村”活动定期检查制度》《刘圩镇“生态乡村”活动监督考核制度》等,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生态乡村”提供制度保障。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