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发挥文化引领建设美丽长塘

24.12.2015  13:17

  青秀区长塘农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村每坡都是带有历史印记、人文符号的家园,凝聚着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和美好生活愿望的寄托。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长塘镇结合实际,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长塘。

  整村重建,营造壮乡文化特色。长塘镇经过科学规划,坚持一户一宅,在团岩坡新建村民住宅楼34栋62户,并鼓励老人入住集中公寓,配套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高位水池、道路、亮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升绿化景观等村庄整体环境,重新营造壮族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村史室,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村史室肩负着对农村社会文化的收集和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沿文化阵地。长塘镇在定西村团岩坡建设市级村史室,以村史室建设为抓手,展示本村历史风貌,继承本村优秀传统,激发群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打造“耕读”生活,彰显村屯特色。长塘镇对加踏坡的历史人文资源、民俗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重塑了耕读人家和耕读书院、耕读生活体验区等人文旅游项目,着力打造  “耕读”生活。通过招商引资和政府牵线搭桥,对加踏坡开展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并借助城乡风貌改造的机遇,加大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具有壮乡独特风格的美丽村庄;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乡村历史文化活起来,让美丽乡村处处彰显桂风壮韵的特色符号和生气。

  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在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方面,长塘镇的历史遗址及特色民俗保存得较好,无论是“永宁”“远来坊”土地庙及玉虚宫、福寺、“永远存正”石碑等历史文物,还是军山庙会、菩萨出游节、丰收节等民间传统节日,芭蕉香火龙、师公舞、麒麟舞、山歌对唱、斗竹马、放河灯等传统民俗,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同时,依托丰厚的传统文化,长塘镇把传统文化纳入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与村庄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与特色旅游深度融合。

  吸收社会力量,繁荣基层文化。长塘镇采用多种方法,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提供设施、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方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先后建成20家“农家书屋”、  6个村级文体公共服务中心和30多个篮球场,通过一个书屋、一个舞台、一个球场,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基层文化不断发展、不断繁荣,群众幸福感指数极大提升,真正创造出环境优美、人心善美的美丽长塘。    (赵妩妩  张访)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