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非遗 多样保护 ——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记

03.07.2018  05:49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我区共有23人入选,涉及项目包括京族独弦琴艺术、藤县狮舞、田林瑶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侗戏、桂林渔鼓、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至此,我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9人,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8大类别。

挖掘储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提档晋级一批,是我们组织开展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工作的基础。”自治区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人介绍,我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12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神话、史诗、歌谣、音乐、舞蹈、戏曲、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各种技术、技艺及礼仪、节庆和体育竞技活动等。全区各地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梳理出一批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的项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评定,确定代表性传承人,以项目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2017年,在各市的大力发掘、推荐下,自治区文化厅评审认定了160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使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到了555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11年来全区自治区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首次突破500人,进一步夯实了传承工作的根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通过大型文化活动集中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社会教育,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起到积极作用。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以“桂风壮韵浓”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向八方游客生动地展示我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油茶、舂糍粑、做五色糯米饭等“舌尖记忆”让游客大饱口福,爬坡杆、打磨秋、抛绣球等“欢乐竞技”让男女老少欢乐开怀,钦州坭兴陶、德保麦秆花篮等“指尖技艺”让观众大开眼界……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民族内涵、广泛的民众参与,“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展示广西民族文化的平台,成为巩固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融合交流的一次文化盛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国际展台上,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壮族三声部民歌、北海贝雕、合浦角雕等广西非遗项目受到关注。

在利用多种多样的平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的同时,我区各地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的建设,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体系。2017年,6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广西培训班分别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开班,内容包括苗族银饰锻造、蜡染、织锦与刺绣、民族服饰、陶瓷烧制、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培训班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优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两所高校进行技艺提升学习和研修,帮助传承人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提高文化素养和设计水平,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了促进我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结合广西传统工艺保护工作实际,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了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公布了《第一批广西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投入近300万元,筹建了广西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广西民族大学站、瑶族服饰贺州学院站、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站、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站、广西南宁市那家一锦文化传播公司站和广西艺术学院百色站等6个工作站。

自治区文化厅业务处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在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建设等工作的同时,要推进整体性保护工作的持续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孕育传承的生态,表现在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吸引力在环境氛围,是遗产与载体、环境的有机结合。今年,我区要以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引领,全面带动广西壮族文化、歌圩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瑶族文化、桂派戏曲曲艺文化整体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探索总结出适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的新路子,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