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黑金腐败”需用重典治吏

12.11.2014  13:14

  日前,山西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开展“六项整治”,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扫除。这再次向社会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在遭遇“官场地震”之后,山西知耻后勇,重典治吏,努力实现弊革风清的“新常态”。

  今年以来,山西官场遭遇“系统性、坍塌式腐败”,7名副省级高官、多名厅长、市县两级主官被组织调查,牵涉大小官员数量众多,令全国震惊。

  此次“六项整治”的内容,针对的是系列腐败案件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除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外,还包括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干部档案造假;超职数、超规格、超范围配备干部;乱立机构名称、乱设领导职务;领导违规兼职、“裸官”等众多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不仅顺应了民意,更是坚决反腐、优化山西官场生态的必须。

  山西官场存在严重问题是客观事实,这与长期以来干部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直接关系。多年来,山西依靠煤炭开采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管理落后、监管不严,山西官场也围绕煤炭产生了严重的“黑金腐败”。一些官员迷恋金钱至上,大搞权力寻租;有的精心罗织“权力网”,暗地里阻挠抵制反腐,排斥廉政勤政的好干部。这导致山西腐败“窝案”多,权力交织相护,不用猛药重典难以根治。

  中央优化调整山西省委领导班子以来,山西吏治方面“重典”不断。不仅明确提出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而且在全省范围内“打黑除恶”、开展“六项整治”,已经营造了一个良好开局。

  从长远看,只有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确保中央各项反腐措施无损耗地执行到最基层,才能一级带一级,织密、织牢反腐大网,让各级官员真正“不敢腐、不能腐”,从而实现弊革风清的官场“新常态”。(吕梦琦)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