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开颅切除肿瘤 一边做手术一边背诗歌

23.06.2015  10:47

   一边做手术 一边背诗歌

  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王洁

  在大多数人脑海中,手术是紧张而恐惧的。你能想象得到,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一边接受开颅手术,还能一边清醒地背诗吗?这样的场景,近日出现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内。

  “除了背诗,我记得还做了乘法题、加法题,还有看图片,我都答对了。”6月22日,31岁的小颜(化名)回忆起当时手术的情景,记忆仍然清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庆介绍,这表明患者恢复非常顺利,检查发现,肿瘤已被完整切除,且丝毫未伤及正常脑组织,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3厘米肿瘤长在颅内重要功能区,手术棘手

  31岁的小颜来自株洲,1年前他出现了间断性癫痫发作。检查发现,原来小颜颅内长了一个胶质瘤,而且长在了重要的功能区,周围是控制面部和肢体的运动中枢,以及控制说话的语言中枢。更为棘手的是,胶质瘤是由脑组织转变过来的,与周围的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切多了,可能会影响正常功能,切少了,又很容易复发。

  正因为担心影响正常功能,小颜一直选择保守治疗。直至近期复查发现,肿瘤越来越大,直径已达到3厘米,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将越来越重,最终危及生命。

  如何才能精准定位安全切除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庆介绍,神经电生理监测、影像导航和术中唤醒麻醉是三大保障。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定位肿瘤位置,但仍然不够全面、精细,开颅后再通过术中唤醒麻醉技术,由患者配合医生定位功能区,从而精确切除肿瘤。

   一边开颅手术,一边交流定位肿瘤

  6月15日上午,小颜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刘庆教授只剩下最接近功能区,也是最危险的部分肿瘤需要切除。

  “小颜醒醒,动动手指头,握一下我的手。非常棒,放轻松,我们都在这里。”就在手术最紧张的阶段,神经电生理医生李鹃在手术台旁,握着小颜的手轻轻地将他从麻醉状态唤醒。

  李鹃一边与他交流,让他做算数、识图、读句子等小测试,或是动动手指,伸伸脚趾,观察他的语言和运动情况。

  “主刀医生用电刺激器进行试探,我们要根据小颜的反应,迅速判断他的功能区是否受损,并且及时与主刀医生沟通。如果他突然讲不出话,或是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就说明这个区域是功能区,需要小心避开。”李鹃介绍。

  肿瘤切除仍在继续,在设计好的题目完成后,医生还跟小颜聊起了天,保持他的清醒状态。“能不能背首诗呢?”“病好了想做什么呢?”尽管声音有些虚弱,小颜都对答如流,还完整地背出了一首诗。

  “小颜是驾校教练,我们特地设置了汽车图片题目,希望能让他放松,他的心理状态也是能否配合手术的关键。”李鹃介绍,术前医生对小颜的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做了详细评估,并根据他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等制定了个性化的术中测试题。

  在精密仪器和专家精湛手术技巧的保驾护航下,小颜清醒的短短20分钟内,剩下的肿瘤被顺利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