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八桂 香飘天下——广西文化“走出去”综述(戏剧部分)
本报记者 蒋 林
近年来,广西文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广西元素、广西故事、广西声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西制造”的文化产品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文学、绘画、戏剧、电影、图书出版等如花儿一般,竞相在全国、在海外绽放,赢得了美誉。
彩调剧《刘三姐》在马来西亚演出盛况
上世纪60年代,歌仙“刘三姐”的美丽传说被演化成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广西100多个剧团云集南宁,参加《刘三姐》汇演大会,百余名“刘三姐”轮番亮相舞台,演绎着美丽的故事。汇演结束后,广西几大剧团合排的彩调剧《刘三姐》在全国巡演了整整500场,其间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刘三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到东南亚演出,总会掀起热潮。
近年来,《刘三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注入了更多时代元素,更为海外观众所欢迎。2016年,《刘三姐》成功走进东盟,在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3个国家演出6场,平均每场观众人数近3000人次,三国政要和我驻外使馆官员到场观看。慕名而来的“粉丝”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开,纷纷上台与“刘三姐”合影留念。
从《刘三姐》走出去,到近些年涌现出的《歌王》《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七步吟》《天上恋曲》《冯子材》《碧海丝路》《壮锦》等数10部戏剧,广西戏剧舞台好戏连台、精品迭出,不仅在国内有影响,也是海外文化交流的主选。
今年初,由柳州市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舞蹈诗《侗》在新加坡惊艳亮相,世界巡演首站告捷。
舞蹈诗《侗》历时6年打磨,在创排之初就确立了立足全国、展望世界的创作基调。《侗》是继《八桂大歌》后,柳州市艺术剧院“走出去”的新探索。该剧自2015年底首演后就开始全国巡演,去年共计巡演60场,仅10月至11月,就横跨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及上海,演出12场。
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常剑钧说:“近年来,广西舞台戏剧创造了辉煌,被业界称为戏剧的‘广西现象’。可以说,广西走出去的戏剧作品都发挥了地域文化优势,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凸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
广西戏剧今后如何更好的“走出去”?常剑钧认为:“除了作品必须保持民族和地域特色外,一些短板要补齐。桂剧、彩调剧、壮剧等缺乏剧种代表人,一级演员与外省的演员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一些大戏都是与国内名家合作,本土力量薄弱。如何培养本土创作人员,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