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驻村第一书记、马山县第四先锋队工作纪实

12.11.2014  20:09

  

第一书记黄琳(右)在了解学校图书室建设情况

第一书记曾庆国(左一)正在和龙桂村老乡拉家常

  在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有这样一群人,头顶是似火骄阳,他们却迈开脚,踏遍大石山的每个角落;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他们却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山梁挡住了阳光,他们却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热切盼望。他们,用一颗真心,脉动一村又一村群众的心;用一点亮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用一丝真情,为孩子们的求学梦插上翅膀,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他们,让贫地变成了沃土,羊肠变成了阔道,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在山区群众眼中,他们是最美!他们,就是区、市驻村第一书记、马山县第四先锋队的8名队员。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青春的激情

  金钗镇是马山县东部最偏远的乡镇,山高皇帝远;里当瑶族乡,则被联合国官员评价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该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一天落水水连天,三天无雨地冒烟”;全乡152平方公里,2万多人,只有1.4万亩耕地,且是碗一块、瓢一块的山洼地。

  区、市驻村第一书记、马山县第四先锋队的8名队员,今年4月份到岗后,迅速转变角色,用心描摹“第二故乡”,蜿蜒的山道上,干涸的饮水池边,学校危房前,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因为刚下过雨,崎岖窄小的村道到处是积水,被雨冲刷过的锋利小石块七零八落地裸露在地面上。他的车,被锋利的石块“”了几口,爆胎了,他只好推着车在泥泞的村道上艰难前行……他,就是林博,第四先锋队队长,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征拆科科长。里当乡北屏村34个屯1800多人散居在200多个山头里,加上村道曲里十八弯的,有的坡是90度的直线,要走访群众难度很大。林博当机立断,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从南宁托运到了瑶村北屏。第一次去农户家走访,林博的眼睛就湿润了:那户农家,是个泥坯房,岌岌可危;一家四口,只有一人正常,穷得买个盐还得借钱……裤脚溅满了泥巴,鞋上裹满了泥土,汗水湿透了衣背,林博终于收集到了北屏村第一手村情。在他的村情日记本上,扉页上是电影《第一书记》的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

  9月5日,里当乡龙桂村村里村外到处洋溢着欢笑和喜悦,承载着生活在大石深山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幸福路--龙桂村路今天正式竣工通车了!该路总里程15公里,总投资550万元,惠及41个屯2000多人。该工程凝结了龙桂村驻村第一书记曾庆国的后盾单位--南宁市审计局的心血,于2014年5月10日开工,9月5日完工。曾庆国告诉笔者,龙桂村是里当乡最偏远的村,他成了“最远第一书记”。驻村以来,进村道路一直在建设中,要进村,必须绕道来宾市忻城县,在崎岖的山道上行驶80公里左右才能进到村里;好不容易进到了村里,但因为散居,有时走访一户农户,要花上五六个小时;因为语言不通,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比划上半天;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胃肠道紊乱,身体极为不适。然而,曾庆国却很快把心融入农村、融入农民、融入这片贫瘠的土地。巴浪屯是龙桂村最偏远的一个屯,离村部30多公里远,从村部坐摩托车20多分钟,还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去走访巴浪屯的那天,因为脚扭伤了,一阵阵剧痛来袭,但曾庆国还是坚持了下来。笔者问他:“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农家,从办公室到农舍,你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华丽转身的?”“我已经把龙桂村当成我的第二故乡。”他腼腆地告诉笔者。有一天,走访一位留守老人时,曾庆国感到很难受:老人70多岁了,正佝偻着腰在地里不停忙活。但这么辛劳,家里却经常断油断盐,他掏出随身带的300元钱塞给了老人……

  龙那村虽然离里当乡府只有15分钟的车程,但却也极其贫困。都是山地,土地贫瘠,产量低,粮食未能自给。驻村后,黄琳去该村的地力屯看望特困户蒙美碧,虽然对龙那村的贫困心里有数,可是,蒙美碧家的贫困程度还是让黄琳震惊了:蒙美碧今年71岁,丈夫蓝桂员因家庭负担重而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已一年;人生又很凄惨,长子38岁就去世了,蒙美碧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家的房子,又被冰雹袭击过,如今千疮百孔,不堪一击……黄琳第一次见到这么困难的家庭,心里难受得说不出话来,掏了身上带的几百元钱塞给了老人。他暗暗下决心:要尽力改变龙那村的落后状况……

  据统计,到位仅仅20天,第四先锋队的8名队员,就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数字答卷:走访了8个村群众3000余名,征集意见建议6890多条,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365余个,初步确立为村庄办实事项目100多个,筹集或计划投入帮扶资金800多万元。

  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及基础设施差、人畜饮水困难、经济发展迟缓是贫困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书记驻村后,用只争朝夕的干劲精耕细作,编织梦想,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金钗镇加雅村是典型的“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山村。全村24个屯,基本上散居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头之上。全村所有的屯路,全是非常原始的石头路……为让这样一个“石头村”,在经济建设上实现突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洪超善,提前一个月、于今年3月初就进驻加雅村。听说村里有人种了几棵核桃树,洪超善走了整整三个小时的山路去实地察看。当看到山核桃在加雅村的石头缝里长势良好时,他心里有了主意……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后,8月19日,他马不停蹄地带村里的能人到河池市的凤山、天峨、南丹等四县参观学习,一天走了一千多公里,从早上六点一直跑到半夜三点,还请来河池市政高级园艺师进行技术支持;动员一切所能动员的力量,给加雅村免费送核苗。目前,该村山核桃试点种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进驻里当乡雅联村后,第一书记张恒曾徒步走了近2个小时到本村最偏远的内仁屯了解情况。之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南宁向领导汇报工作,领导一见到他就笑了,原来,他来不及整理仪表,就急着汇报工作。他看看自己胡子拉碴、裤腿沾满泥巴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据统计,自今年4月进驻以来,张恒协调了多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用于雅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水泥路硬化、水池、隧洞工程等项目,资金近200万元。仅他的后盾单位--南宁市地方税务局就累计投入资金16.9万元,对雅联村进行帮扶,涉及教育、产业、民生等方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四先锋队的队员各自使出“杀手锏”,喜讯接二连三传来:作为工作队长,林博积极为里当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与呼,并于8月底为该乡争取到了25万元的建设基金;并争取到帮持资金45万元,修建加巧到板下屯路;争取到南宁市大石山区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款、总投资预算为87.9万元的用于修建沙鸥屯、力后屯、琴真屯三个蓄水池工程。据统计,其他7名队员也争取到了各种扶贫资金,总金额达300多万元。其中,“农村幸福院”项目顺利落户在金钗镇龙印村。这是一个提供白天相聚交流、互助互娱,晚上想住即住、回家自便的场所,将给村里老人带来福音。

  在最危险的悬崖边托起孩子的求学梦

  5月30日,龙桂小学,一名小学生附在设计师耳边,动情地说:“谢谢叔叔带来的礼物!”原来南宁市审计局于当天出资近万元购置了崭新的校服作为“六一”儿童节礼物赠送给孩子们,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市政一所的设计师们也纷纷捐钱捐物,募集资金5000多元采购了篮球、气排球以及书包文具等学校急需的物资送到了学校。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金钗镇、里当乡孩子们的求学路充满艰辛。他们的家离学校普遍远,需要爬过陡峭的山,步行几个小时上学。驻村后,第一书记们想方设法不让孩子们的求学梦跌落于山崖,想尽办法让梦想照进现实。

  刚走到屋外,一对姐弟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飞扑出来,高兴地拉着林博的手说:“林叔叔你来了……”这姐弟俩,姐姐叫罗玉兴,北屏村四年级学生,弟弟读一年级。第一次到罗玉兴家家访,见到学生家破破烂烂的,桌椅缺胳膊少腿,炊具缺边少角,林博感到很心酸……当了解到北屏村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留守儿童,林博非常关注学校建设,关心孩子成长。他随身携带一本“学生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的是学生家访情况。“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林博到处为北屏村的学子奔走呼告,向社会发出倡议,联系山外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及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等和北屏学子结“穷亲”、结“难亲”;“最美不过故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深谙此道的林博,积极带领其他7名驻村第一书记到县城、南宁和各村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联谊,动员他们积极回报家乡,让他们为家乡建设群策群力。目前,林博的同事已决定和罗玉兴姐弟及别的贫困学童进行一对一长期扶持;8月19日,已落户金钗镇和里当乡的国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简称营养包)启动仪式在我县疾病控制中心举行,目前正在实施中。该项目旨在为6-24月龄婴幼儿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普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与技能,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7月17日到8月7日,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到里当乡龙琴小学举行20多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志愿者老师开设了英语、生物、电脑等课程,用灵活多变的上课方式,带领孩子们在知识和才艺的海洋中畅游。

  一年一度中、高考季来临,总有一些优秀学子考取了优异的成绩,却因为家境贫寒又面临失学的危险,第一书记们想方设法圆孩子的求学梦:8名驻村书记都各自找到了金秋助学项目,资助金额达3万多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捐赠爱心图书、文体用品、衣物等达20万元。南宁市示范性“儿童家园”项目落户在我县金钗镇龙印村。“儿童家园”计划今年内建成,这将给贫困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带来一个集娱乐、教育、卫生等服务的校外活动场所。

  从今年4月进驻到现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马山县第四先锋队的8名队员交上了满意答卷:帮助驻村承诺落实水、电、路、桥、危房改造及沼气池等基础设施项目共计132个, 涉及资金约1000多万元;争取到的捐赠物资折款50多万元;调解群众纠纷约8起;帮助修建饮水工程约20处,解决群众饮水难1万多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00多件;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培育特色优势产业10多个,带动农户1000多户。 (覃建松 黄丽君)

编辑:罗宁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