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村史室初具模样 留住村民浓厚乡情

20.11.2015  14:00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陈轶凡 通讯员甘晓旭)今年以来,南宁高新区以村史室建设为聚合点和重要抓手,在辖区3个村屯开展村史室建设工作,提升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增强村民的乡土情结,助推“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经过调研,高新区决定在罗赖村、西津村、路西村老直坡建设本级村史室。据了解,罗赖村由鱼米之乡发展为现代化城市新农村,见证了高新区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西津村上世纪60年代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由横县搬迁到现址;路西村老直坡借助怡景生态园及周边农家乐的发展来体现田园风光,让外来人员体验农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人新生活。

  高新区村史室的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突出地方特色四个原则,利用闲置乡村校舍、旧礼堂、旧祠堂、农家书屋等现有设施、资源,采用改建、共用方式进行建设。村史内容包括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采取图片、文字与实物有机结合的形式陈列。其中,有形部分包括如村落中的古建筑、老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无形部分则包括历史文化、历史故事、优良传统文化、革命斗争、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果,以及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音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等。

  目前,罗赖村、西津村、路西村老直坡已将村屯简介、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等形成文字材料,并完成文字上墙工作,同时还收集了不少老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图片等陈列在各村村史室,使村史室初具模样。下一步,3个村屯还将继续开展材料收集工作,更多地收集群众所想所感和民间故事,挖掘遗落和散落在民间的老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提升村史室“软硬”设施,争取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村史室建设工作。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