埌西小学六(3)班新颖家庭作业 漫画做作文萌萌哒(1/6)

02.04.2015  11:19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漫画《第一次晚上留在学校》。(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埌西小学六(三)班有种新颖的家庭作业

作文改画漫画,孩子们还头疼吗?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胡玲玲/文  徐天保/图

        核心提示

        蒋中涵是南宁市埌西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最近她在自己的微信上晒出了一组手绘漫画,文字可爱,图画得萌萌哒。令围观者惊叹的是,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小学六年级孩子们的手笔。原来,这是蒋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小练笔作业。不限字数、不限画风、不限内容,可能是读后感,也可能是小作文,也可能是生活趣闻。究竟这样的作业形势学生接受吗?其他老师看法如何?特别是一向对于孩子看漫画、画漫画不太感冒的家长会点赞吗?来来来,且听我们分解。

        新颖的作业

        当作业遇到漫画,效果萌萌哒

        近日,记者在刷微信时,突然看到蒋中涵老师晒出的一组萌萌哒的漫画作品,甚是喜爱,打开一看,原来她带的六(三)班小朋友的语文家庭作业。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打开其中一幅照片,是一个名叫唐婧的小姑娘写的一篇小练笔,题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就只是看了一遍,记者印象深刻。

        “记得小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最爱的童话之一,感动得我几乎是看一次哭一次啊~”配以开篇的文字,唐婧画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是她自己的画像),小姑娘一手拿着书本,一手举着手帕抹泪的漫画,接下来漫画情节看似简单,配文却能轻易戳到人的泪点,文字写道:“火炉那一段,我开始泪花闪现;烤鸡和圣诞树那段,眼泪在我眼中打转;外祖母那段,我强忍住眼泪,全身抖动;卖火柴的小姑娘死去了,我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全书看完,我把书抛在一边,嚎啕大哭,眼泪夸张的从眼角飞出,一旁的妈妈和姐姐看到很无语,说‘这熊孩子又咋啦?’”

        虽然文字和漫画看上去还是有些稚嫩,但却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全部表达了出来,还非常形象直观,记者忍不住点赞。

        近日,记者来到唐婧的家,小女孩房间摆设很简单,但是最吸引人的是书桌上的彩色画笔和整个飘窗上的书,“漫画都在外面,以前爱看,现在都看小说了。”小姑娘最近迷上胶皮印章雕刻,正在向同学谭欣莹学习技巧中。

        孩子喜欢吗?

        没法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用画画表达

        蒋老师为什么突发奇想设计了这么一款家庭作业的形式呢?蒋老师说,这是从孩子身上得到了灵感。

        “之前我一直知道班上有几个孩子漫画画得不错,有一次,我看到了唐婧的手抄报,真的很棒,图文搭配很好,内容也很有想法。”蒋老师就琢磨着,平时是不是也可以来一下这样的练习?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作业,但也是一种练习,让孩子们图文搭配完成作业,“画得好的,可以以画为主;如果不想画,单写文字也行;实在画不好,火柴人、饼干人也行。”

        半个多月实施这个作业以来,蒋老师说:“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经常让人有意外的惊喜。”随后,蒋老师给记者展示了孩子们的作业作品。

        “我们很喜欢这样写作业的形式,很有趣。特别是平时没有办法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画画就能表达。”六(三)班的唐婳婳举例说,像灵光闪现、白日梦这些,文字表达很抽象,但画画就很直观。

        据悉,六(三)班上原来有一个很不爱写作业的同学,开始觉得写个作文还要画画很麻烦,不过现在也画上瘾了,即便画的是最简单的火柴人形象。

        在采访中,记者问到其他班的一些孩子,因为学校有一个轮流展示作业的平台,这些孩子都看过六(三)班的练笔作业,“我们也很喜欢这样的作业形式,不死板,可以自由发挥,很有意思。”有孩子这样对自己表示。

        家长赞成吗?

        有意思  对这样的作业形式很推崇

        让孩子看漫画,让孩子画漫画,还把漫画变成作业,家长们赞成吗?

        “挺好的啊,我女儿本来就喜欢画画,现在能把画画和作文写作结合,还挺不错。”丁境仪的妈妈农女士不仅在微信上“围观”了蒋老师晒出的作品,还点了赞。同样的,唐婧的妈妈姜女士是女儿小练笔作业的第一个读者,她对女儿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感触最深。

        梁女士的孩子在其他学校读小学一年级,对于这样的作业形式也很推崇,“孩子毕竟小,词汇量有限,很多时候要他说都很难说出来,何况用文字表达。画画就简单多啦,非常适合小学的孩子吧,不仅左右脑都得到开发,还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有意思、开放、自由……这些词是家长点赞的原因,其中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对于文言文《对弈》的图文新解后,感慨颇多,“从来没觉得孩子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想法。”

        同样的,觉得这样的作业方式非常适合小学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更容易完成,埌西小学下一步的想法是,将这种图文并茂的小练笔列为教学研讨微课题,进一步研究对比。

        “漫画也是情感抒发的形式之一,其直观表达的方式很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表达自己的态度,给语言表达有限的孩子们与外界沟通打开了另一扇门。”埌西小学副校长尹绮表示,这样的作业给了孩子很大自由度,完成起来容易,也容易取得效果,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学习的态度。

        专家看法

        这样的作业设置较科学 

        大家赞多弹少

        看来这个作业的设置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过究竟是否适合孩子呢,专家怎么看?对此,记者采访了两位教育专家,他们对这个图文并茂的小练笔则是赞多弹少。

        “可以看出这个老师还是很用心的,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读、写、绘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南宁市教科所小学语文组教研员卢耀珍老师认为,现在不少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一是词汇量积累有限,而是因为现在的作文限定得太多,久而久之,写作就有些乏味。“愿意写才是最重要的,有兴趣之后才会想去写。”

        不过,卢老师觉得,布置作业只是其一,后续跟踪才是最重要的,给予孩子点评和关注,正确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老师要注重持续性联系,要不断创新、变化、提升,避免孩子出现审美疲劳,“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图文并茂的模式还是可以使用,但在要求上要有些提高,比如要有情节,有可读性等等。”

        广西区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员、南宁市关工委教师团讲师彭及桐老师对于这种作业的设置方式很推崇,她觉得这是孩子“心情及最好样子的展示”,“从科学角度及智能开发的模式上说,这是同时开启了语言文字智能和空间智能两个区域的训练,对于词汇量有限或者是语言文字智能不太占优势的孩子来说,效率会大大提高。”彭老师觉得,当两大智能模块交替使用时,一来会让孩子的智能空间得到拓展,二来让孩子写作兴趣得到提升。

        不过,彭老师也提出,这样的写作模式不能完全替代文字作文训练,建议一个月布置一到两次这样,与文字作文训练互不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