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船桨撑起“希望之船”
33年间,他撑烂8艘木船,摆渡接送1000多名贫困山区学生;
33年间,他栉风沐雨,艰难处默默忍受,留名处却又甘为人梯。
他,就是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刁望教学点33年“摆渡教师”石兰松。他扎根深山,不慕虚名,默默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孺子牛精神,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先后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十大责任公民、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启功教师奖等荣誉,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
坚守承诺 爱岗敬业
一句承诺、一份责任、一种信念,石兰松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一颗赤子之心,用这艘“希望之船”, 承载着深山里每个孩子纯真的求知梦。
1985年夏天,满怀酬志的石兰松以2分之差,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正在高中复读的他听说启蒙老师陈志康生病了,连忙赶回来看望这位教学点里唯一的老师。启蒙老师弥留之际拉着石兰松的手说:“山里的孩子们不能没有老师,你回村里来当代课老师吧!”当时的石兰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回家路上心里又犹豫了,因为他也满怀憧憬,想走出贫瘠的大山实现梦想。
老师弥留之际的叮嘱、家乡的贫困落后、留守儿童的辍学……这些画面不停地在石兰松的脑海盘旋,最终他下定决心:接过老师的担子,留在山里当代课老师。
“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深知这里的贫穷和艰苦。那会儿我算是村里文化比较高的,村里需要我,我必须勇敢地接过这个责任。”石兰松坚定地说。
第二天一大早,石兰松去学校把铺盖搬了回来,紧接着又去了“教学点”。所谓“教学点”,其实就是两间土坯房,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桌子破损残旧,凳子是长条板凳,下雨天屋里还漏水。一、二年级的孩子挤在同一间教室里。
“当时,我走进教室向孩子们打招呼,但大家觉得我很陌生,也听不懂普通话,一脸懵懂,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石兰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苦笑起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龙洞村人,石兰松深知家长们的想法。“家长们大都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他们一有事情就把孩子从学校叫回去帮忙,或者根本不送孩子到学校。”石兰松无奈地说,但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彻底改变大山里孩子们的命运。
为此,他每天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去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他从不讲大道理,只是告诉大家:孩子们长大了起码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吧,去卖鱼时总要会算账吧……
一趟、两趟、三趟……石兰松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每一个乡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山里人“读书无用”的观念。最后,就连村里的十几个女娃也都顺利上了学。
在大龙洞村,导致孩子失学或辍学的,除了“读书无用”的老旧观念,交通不便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石兰松所在的刁望教学点负责接收村内泽庄、刁望、北乐、岜那、石盘5个自然屯二年级以下的孩子。内泽庄和刁望两屯之间直线距离大约1公里,但陡峭的石山深崖与深不见底的大龙湖阻隔了两个村屯,内泽庄的孩子要到刁望教学点上学,得翻山越岭。
要想保证入学率,就要想办法改善交通。石兰松砍掉了家里准备盖房子用的几棵大树,制造了一艘能载7人的小木船作为渡船,再挨家挨户动员家长,让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从这一天起,大龙洞村再没有一个儿童辍学。
33年来,他风雨无阻划船护送孩子们上下学,共驶坏了8艘木船。2008年,有爱心人士捐赠了一艘烧油的机动铁船。石兰松为这艘铁船取名“希望之船”,他说这艘船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也承载着他不平凡的坚守和信念。
甘守清贫 慎独自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生涯的最好描述,也是对石兰松33年深山从教的生动写照。
当年,石兰松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如果他到外边去挣钱,日子一定比现在宽裕。但自从他拾起教鞭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方水土。
代课教师的工资很低,石兰松几乎全都贴补到了家庭困难的孩子身上。
“刚开始我一个月就36元,后来慢慢多了一些,转正之前最多有250多元。”为了孩子们,石兰松甘守清贫,年复一年地坚守在教学点,把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好。
1994年,在广东打工的三哥兴冲冲地回家告诉他,在广州帮他找了一份好活儿,每个月工资1000多元。当时月薪只有200多元的石兰松犹豫了,妻子童绍玉也催他出去打工。
“可是,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当初我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又是为了什么?”石兰松又一次选择了坚守,因为他割舍不下村里的孩子,可他的自己的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不能继续读中专,早早出去打工。
在童绍玉眼中,石兰松是个“穷光蛋”“固执鬼”。说他穷,是因为他连孩子的奶粉都买不起;说他固执,是因为凡是他认定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尽管生活苦点累点,但看他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这点苦累也值得了。他对孩子的爱感动了我,我全力支持他。”童绍玉说。
然而在石兰松心底,他觉得自己对家庭亏欠太多。“这些年多亏了我爱人照顾家里,我才能专心做好教学点的工作。她很辛苦,照顾老人小孩,还要干活挣钱。我也没能送大儿子上大学,我真的很对不起家人。”说到这里,石兰松眼中噙着泪花。这些泪花,既是对家人的亏欠与内疚,也是对家人默默支持的感激。
“我打心底里敬佩他,他为了乡亲们付出了太多。爱心人士捐赠的钱物,他全部用来改造学校。平时村民感谢他,想给他送点瓜果蔬菜,他也都一一拒绝。他家里条件再困难,也从不要求领导照顾。”刁望村经联社主任苏立文一提起石兰松便泪眼婆娑。
作为一名党员,石兰松深知要做好表率,不忘初心,慎独自律,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工作。
2010年9月,北京市爱心人士王先生为刁望教学点捐赠2万多元,建造了“希望之船”;2012年12月,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11级3班家长委员会捐资3300元,用来为教学点购买自来水管……在这当中,石兰松负责协调捐赠项目的设计、报价、实施。石兰松手写的一沓捐赠项目资料,从来没有误差,有的款项资金甚至精确到分。乡亲们被石兰松守住清贫、慎独自律、两袖清风的品格深深打动。
点滴关爱 无悔奉献
在许多学生心中,石兰松就像父亲一样,他有宽厚的肩膀、是温暖的港湾,他用自己朴实敦厚的教师情怀,点亮了留守儿童的心灯。
某天清晨,石兰松像往常一样划船送孩子们去上学。船快到湖心时,湖面忽然刮起大风,雨如瓢泼,孩子们撑在手上的雨伞被狂风卷翻。“快把伞扔掉!”石兰松高声呼喊。也许是因为太害怕,或是因为风声太大,孩子们紧紧握住伞柄,竟不知要做什么。情急之下,石兰松摔倒了。他趴在狭窄的船板上,一只手紧紧抱住船舷,一只手使劲往外划拉渗进船里的水,并大声对孩子们说:“别害怕,抓住船舷坐好!”又一阵狂风卷来,小船从江岔口倒行了很远,最后撞上了岸边的坡地。等石兰松从船板上爬起来,准备将孩子们抱下船时,他才发现船已经被吹到了别的村子。
“只要有我在,孩子们就一个都不能少!”经历了这次险情,石兰松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时刻提醒自己。
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梁石平,仍然记得石老师在风雨中划船的样子。“没有石老师,就没有我快乐的童年。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梁石平幼年时父母外出打工,石兰松总是很关心他,衣服破了,一针一线帮他缝好;不会写的字,手把手教他;鼻涕流出来了,亲手帮他擦干净。这些点滴关爱,让梁石平感到无比温暖。他直言,虽然现在已成家立业,但还是很依赖石老师,有什么困难都会打电话听听他的意见。
“石老师非常关心我,每次都会把我安全送到家。看见我奶奶腿脚不灵便,他还帮忙干农活。”学生覃毅力感慨道,“我现在已经在镇上读初中,可我还是很怀念和石老师在一起的时光。”
33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孩子长大离开,但他们仍然眷念着石兰松的关爱与呵护。33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石兰松的培育下走出大山、成家成才,而他依旧默默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最初的诺言,坚守着对孩子们从不间断的关爱,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