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地球家园的共同事业 ——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新华网巴黎11月30日电(记者徐剑梅 霍小光)11月29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同150多国领导人一道,共商全球气候治理大计。
推动巴黎谈判 注入中国动力
经过11小时飞行,横跨亚欧大陆,11月29日15时30分,习近平主席乘坐专机抵达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
世界目光聚焦巴黎。
纷至沓来的,还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部195个缔约国和欧盟的上万名谈判代表,有逾万专家学者、环保人士、国际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还有数千名媒体记者。
国际社会对巴黎大会寄予厚望,期待达成一个全球性协议,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智慧举足轻重,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30日上午9时25分许,习近平主席来到会议举办地点布尔歇展览中心,受到法国总统奥朗德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迎接。
11时许,塞纳河厅,领导人活动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奥朗德、潘基文和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先后致辞。
开幕式后,习近平同各国领导一起步入合影厅拍摄“全家福”,定格人类大家庭面对共同命运、展开共同行动的历史时刻。
正午时分,领导人第一阶段活动开始。各国领导人陆续发表讲话。习近平第五个走上讲台,阐明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达成巴黎协议方面的立场主张。
鲜明的立场——一份成功的国际协议既要解决当下矛盾,更要引领未来。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明确的目标——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清晰的路径——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应该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应该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
扎实的举措——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赢得与会各国领导人高度评价。
聚拢八方意愿 凝聚政治共识
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识,但多边谈判进程艰难曲折,各方利益博弈激烈复杂。
巴黎大会能否如期达成协议,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聚合参与各方政治意愿,显然是重大关键。
在巴黎总共停留30小时,利用出席大会开幕活动间隙,习近平主席进行多场双边会见,同各方深入交换意见。
法国总统奥朗德作为东道国领导人,工作千头万绪,仍坚持专门抽出时间,在习近平主席抵达当晚单独安排会见并共进晚餐。面对前来参会的150多位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奥朗德单独同中国领导人共进晚餐,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这次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希望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坚定支持法国办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坚定支持大会达成一项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国际协议。”习近平对奥朗德说。
奥朗德回应:“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来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这展现了中方推动大会如期达成协议的坚定信心。我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关于会议成果的主张。”
12个小时后,30日上午,布尔歇展览中心,巴黎版“习奥会”同样吸引了世界目光。这是继本月中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短短十天内,两国元首的再聚首。会晤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两国元首一致认为,巴黎大会为强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中美将加强合作,同其他各方一道努力,使巴黎大会达成有雄心、成功的成果。
会场内外,中国领导人为推动达成巴黎协议的努力,有目共睹。
会场上,习近平进一步呼吁,巴黎谈判应当维护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走下讲台,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会面,强调中巴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基础四国”重要成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要密切协调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影响力,推动各方相向而行。
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习近平指出,两国领导人频繁会晤,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密切交流沟通很有必要。中方愿同俄方共同努力,不断推动中俄各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戴维·戈塞指出,北京可以调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把南方的当务之急和北方的关切联系在一起。对巴黎谈判所有参与方来说中国的地位独一无二。
“中国愿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巴黎大会如期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习近平主席的郑重承诺为大会增添动力、增强信心。
守护地球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从2009年的哥本哈根,到2015年的巴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努力。
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全球气候治理中“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原则基石已经奠定;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国家从减排行动中看到真金白银的发展机遇;“国家自主贡献”等创新设计,为巴黎大会提前锁定部分重要成果……
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因素不可或缺。
——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着眼于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又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在巴黎大会发表讲话坦陈,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动力源泉。
——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智慧”。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传统文明的滋养,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在巴黎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与会各国领导人介绍,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海外舆论评价认为,“绿色发展”这个词很形象,显示了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控制污染方面的决心,将给相关各方提供新的合作机遇。
——积极自主贡献,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担当”。
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大会上的郑重宣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积极进展可喜成绩,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答卷”。
中国承诺,行动先行。
欧洲环境专家、欧洲议会议员约·莱嫩指出,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正采取许多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很好地落实这些措施。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寻求措施以减少排放,并为此“帮助世界上贫穷的地区”。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一份份工作部署密集出台,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在7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一项项政策举措扎实推进,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新模式。
30日深夜,习近平结束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乘专机离开巴黎,飞赴津巴布韦。
未来11天,出席巴黎大会各国领导人授权各国谈判代表将就巴黎协议开展谈判。
全球气候治理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守护绿色家园还需各国携手努力。巴黎,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 编辑:陈梓瑶 作者:徐剑梅 霍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