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2017斯里兰卡救援快报(五)(图)
6 月6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在斯里兰卡的救援进入第4天。根据约定,救援队继续在Ratnapura Dicisit 的Nivithigala Division 开展工作。
上午9时,救援队员抵达该区的Parawatta,并迅速对该区域灾情进行了评估。由于地处山区,该地区主要道路出现多处严重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距离安置点3公里的范围内就至少发生过5起。据当地官员介绍,虽然目前道路清理已经完毕,但居民居住区仍存在地质灾害高发风险。
该地主要是泰米尔人居住区,目前受灾民众主要安置于当地一所小学内,约有34户346名群众,其中绝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所有被安置的居民原有房屋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危区域,由于仍然存在强降雨风险,因此他们自26日转移到安置点后,迟迟无法返回家园,政府目前已计划继续延长集中安置时间。
当地社会服务官员Sujee表示,学校很快就要开学了,受灾群众需要较长时间的集中安置,不能继续占用学校的教室,而且长期集体居住在教室中,对受灾民众的生活也带来严重不便。“帐篷是我们当前最急需的物资”,Sujee表示。
上午9时许,救援队员完成了安置点的布局规划,组织当地民众开始帐篷搭建工作。
第一顶帐篷展开后,围观民众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对帐篷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十分满意。由于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白天都外出打工,帐篷搭建工作一度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为了加快搭建进度,救援队员不得不冒雨持续工作。
救援队员的努力工作感染了安置点的居民,很多妇女甚至儿童纷纷加入其中,有的参与帐篷搭建,有的参与场地除草,有的开始清理现场垃圾……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妈妈们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把怀里的幼儿交给老人照看,加入了搭建帐篷的队伍;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高兴地在周围穿梭,帮着大人们解绳结、系拉扣、递工具。小朋友们的悟性和动手能力很强,很快就学会了模仿大人干活,有六七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也像模像样地搭建出了一个个规范的帐篷。
每成功搭建一顶帐篷,参与民众都会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为自己庆祝加油。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传递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安置点的帐篷搭建,并在救援队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帐篷固定、排水系统挖掘等一系列工作,使安置点具备了基本的入住条件。
该安置点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受灾民众的居住和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小学生预留了运动场地,得到受益民众和小学师生的一致肯定。
两天的时间里,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与斯里兰卡当地政府、军方以及受灾民众共同合作,完成了Nivithigala 地区4个主要安置点的建设,基本满足了该地区对于帐篷的紧急需求,改善了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
救援队员顶着烈日、冒着大雨坚持工作,他们不畏艰苦的工作态度让斯里兰卡民众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友谊。每个安置点建设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在帐篷上插上中国国旗,每当这时,当地百姓都会抢着去做,以表达内心对中国人民的感激。
在Parawatta小学安置点搭建完成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救援队员们拍照,并主动要求手持中斯两国国旗合影,用他们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英语不断地说着“Thank you,China!”这一幕深深触动了现场老师和救援队员的心。该校校长Selvakumar深情地说:“你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友谊。我相信,从今天起,中斯友谊的种子将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截至6月6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根据斯方分配计划建设安置点4个,搭建帐篷83顶,培训帐篷搭建人员110人。
本文出自: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