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正演变成美国外交惨败 欲迎还拒仍在纠结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希茨23日称,美国欢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来增强国际金融结构,世界银行与亚投行的合作会确保国际金融体系保证其一贯的高标准。
在经历了盟友接二连三的“背叛”之后,“老大哥”美国似乎也不再那么坚定地要拆亚投行的台了。美国这一次“松口”究竟意味着什么?
“老大哥”终于“松口”
用英国《金融时报》的话说,“亚投行的事情正在演变成美国的一场外交惨败。”
虽然自2013年亚投行成立计划提出以来,美国就一直费尽心思劝说或施压盟友,希望共同抵制这个“可能会执行不如世界银行严谨的放贷标准”的新机构,然而随着申请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资格的截止日期临近,美国的盟友们却纷纷“倒戈”。
据彭博社24日报道,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四大经济体先后向亚投行递出加入申请后,加拿大也正在考虑加入亚投行。这意味着由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G7)中,只剩日本和美国仍在硬扛。
如今,瑞士、卢森堡、韩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等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决定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朋友圈”。甚至连日本财相麻生太郎日前也称,关于日本是否加入亚投行,“存在讨论的可能性。”
眼瞅着快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老大哥”美国似乎终于不再那么硬气。其实,早在上周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就已为“松口”有所铺垫。据《金融时报》报道,卢当天表示,美国并不反对创建亚投行,并承认有必要增加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只是美国担心这家新银行在管理和放贷方面达不到“全球最高标准”。
合作是美最高决策吗?
美国副财长的这番公开放话究竟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美国财长、副财长的表态说明美国在对亚投行的态度上确实有所转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甄炳禧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盟国的纷纷“背叛”,已让美国意识到这些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是大势所趋,继续阻挠也无力回天。
而随着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进入关键时期,中美经贸关系日趋密切,美国在战略利益上更需来自中国的支持,这也使美国不得不审视其拆台之举是否符合时宜。
美国总统贸易政策顾问伯格斯滕日前就撰文称,美国曾敦促中国为支持发展及其他全球目标提供更多资源,但当中国朝着这些方向努力时,美国试图阻挠之举就显得“短视而虚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认为,亚洲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庞大且迫在眉睫,美国最好的选择是加入其中,而不是站在外面说风凉话。
目前看来,美国政府似乎正在吸纳来自学界和媒体的批评。然而,副财长希茨传递出来的态度转缓是否就意味着美国关于亚投行的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分析认为仍有待观察。
一方面,财政部的表态是否就是美国最高决策层的意见?仍是未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分析认为,暂时由财政部出面“放风”,可能是为美国高层“继续保留对中国施压的空间”,而美国对于亚投行整体态度的转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改口称愿合作,但并未提出相应的具体举措,一份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的表态有多少合作的诚意?还需掂量。《华尔街日报》日前直言,美国此次提出合作,原因主要还在于担心亚投行可能成为北京外交政策的工具,进而弱化现有国际机构的地位。
“由于此前的阻挠反对没有达到预计的结果,美国现在可能是对策略进行调整,试图将对自身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沈丁立分析称,美国的最终目标仍在提高亚投行的贷款标准并试图稀释中国在其中的领导权。
真正合作还需打消顾虑
不过,无论美国是否真心实意想合作,在亚投行的问题上,美国的境遇正越来越孤立。
目前,关于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暂时不会做出这个选择,其对亚投行的政策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症结还在于美国担心亚投行可能挑战由其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如果亚投行表现出对现有世界金融秩序的改善,而不是挑战,这就将给美国调整立场、减少对抗、增加合作创造条件。”沈丁立分析称。
而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此前就曾明确表示,亚投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客观需要,是对没有办法满足这一需要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或颠覆。希茨在日前表态中也承认,亚投行将成为现有国际机构的补充,而非竞争对手。
《华尔街日报》24日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日前提议单个国家不能在亚投行决定决策,并评论说这是在美国表达担忧之际依然吸引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关键因素,这一做法与IMF和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单边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美国逐渐打消对亚投行的疑虑,或是意识到加入其中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来存在真正改变政策或是加入其中的可能。”甄炳禧分析称。如今,疑心重重的美国仍在观望。记者 严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