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 重构产业发展新版图

26.02.2017  03:0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三年来,三省市发挥各自优势,以“一盘棋”的思路调整产业布局,在产业升级方面率先进行突破。

几天前,在一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招商推介会上,北京的200多家企业和来自天津、河北的30个开发区进行洽谈,10个项目成功签约,意向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

京津冀产业协同绝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平移。北京的科技资源、天津的制造业优势与河北的生产能力,正在三地重新配置。

去年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揭牌,京津大规模深化科技领域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与此同时,中关村在北京以外设立的第一家创新中心也在保定投入运营,首批入驻的86家企业里,45家来自北京。

在河北沧州,年产30万台小汽车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已经正式投产。

北京科技和产业资源的不断外溢,为天津、河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三年来,河北共引进京津项目12716个,资金11041亿元,占河北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天津市引进京冀项目4856个、资金5227亿元。

2016年,在河北经济结构调整的版图中,工业不再“一钢独大”,装备制造业超过钢铁工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北京的产业变局也开始显现:新增的金融业、文化体育、科技服务业不断上升,制造业、农林牧业、批发和零售业开始下降。三年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300多家,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370多家,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得到提高。

为加速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目前,规模100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已经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投资基金也在加快设立。三地越走越近,正用产业的互补、融合,推进协同发展向深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