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去年投入12亿元改善民生
巴马讯 “这8万元的贴息贷款,解决了养猪场资金紧缺问题,是县妇联开展的惠民活动帮了我大忙。”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立德村发展家庭农场的罗女士激动地说。去年,巴马县新增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1300多万元,扶持妇女创业320人,为她们解决了创业资金难题。
近年来,巴马县顺应民心,改善民生,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面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打好民生工程“组合拳”。去年,全县投入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2.3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7.89%。
就业社保水平提高。2014年,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520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7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0.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012万元,同比增长8.1%;发放低保金4656万元、五保金382.54万元、高龄老人生活补贴521.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7055万元,同比增长32.9%;新农合参合率达99.05%。
教育资金投入大。“现在,在距离边远的小学任教老师,每月比县城的老师多领补贴300多元。”巴马县教育局人事股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该县1600多名教师获得边远山区补助500多万元。去年,教育支出35417万元,同比增长8.15%;面向全市新聘107名教师(含特岗),为全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惠民生。实施“整乡推进”那社乡示范点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共7大类29个子项目,总投资15275万元,完成投资10563万元,占总投资的69%。筹措“一事一议”经费2000多万元,完成屯内道路硬化6万平方米,完成二级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3686户。建成通村水泥路13条85公里,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通硬化道路。投入财政专项资金898万元,建成屯级砂石道路11条20公里,屯级道路升级硬化20条17公里。争取到自治区环保资金1250万元,推进盘阳河流域五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500万元,建成坡纳村污水处理项目;投入2606万元,建设坡月污水处理厂、甲篆污水处理厂;投入200万元,建设平寒屯、坡累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投入500万元,建设甲篆、燕洞、所略、西山等垃圾中转站。全县1417个屯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制度,落实保洁员1083人。
此外,公共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助困扶残工作取得成效,价格惠民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民生水利等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去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凌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