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六家博物馆联合推出拼布传统与艺术展 作品里有老故事 拼布技艺盼传承
壮族拼布手工艺人黄碧瑜(右一)与来自美国的拼布学者交流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本报讯(记者 陈蕾)一幅幅精美的拼布,留存着手艺人的指尖温度,也传递着家乡和民族的记忆。昨日,由中美六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拼布传统与艺术——人·物·生活”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共展出46件/套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拼布作品,展期将延续至8月31日。
俗话说“缝百家被,穿百家衣”,在中国,拼布被面特指由布片拼接而成的被套芯和底布缝制而成的被套,通常是单层的拼布上面用贴布、贴花等工艺构成装饰图案,而两到三层的比较厚的拼布形式常用于制作小孩的衣服、背带和摇篮被等比较小的拼布产品。像许多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很多拼布被面制作艺人会在作品中使用凤凰、公鸡、石榴、太阳花等吉祥纹样,表达人们对幸福、富裕、长寿和庇佑等的追求。
此次展览是广西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密西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六家中美博物馆的一个跨国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项目,并曾在美国进行巡展。
作为中美六家博物馆近期对拼布传统艺术进行跨国研究的成果之一,展览旨在呈现以壮族拼布为主的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拼布这一纺织艺术和传统,展览包含拼布艺术、拼布技艺、拼布艺人及其生活环境和个人访谈等内容,较之以往更加强调传统手工艺品的人文内涵,将展品背后的手艺人作为展览的重要元素进行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也将配合展览推出拼布技艺手工体验、展厅探秘游戏、展厅寻宝卡游戏等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促进观众对传统拼布进行推广、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拼布背后的心情
天峨壮族刺绣拼布被面
手艺人:莫爱群
制作年代:上世纪70年代
作品赏析:被面中心由24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方形布块组成,每个布块上用丝线绣制或碎布拼制出不同的花纹图案。壮族人对花神崇拜,绣满被面的各种花朵象征着花神的怀抱和祝福。
心情故事:
这床被面对于年近六旬的莫爱群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她年轻时为自己制作的新婚被面,被面的黑色底布为纯手工制作棉布,由莫爱群亲自纺织和染色而成。
莫爱群生活在天峨县三堡乡的壮族村寨,从13岁开始,莫爱群便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纺织刺绣工艺。对于生活在壮族村寨的女子来说,结婚前会制作被面用来当嫁妆,年老时则制作被面送给外孙当满月的贺礼,一床亲手制作的被面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制作一床被面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对这门传统手艺不再感兴趣。如今,莫爱群的这床新婚被面已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她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壮族的传统工艺。
天峨壮族拼布被面
手艺人:韦国娥,韦国芬
制作年代:上世纪90年代
作品赏析:被面中心由6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方形布块组成,每个布块上用布块拼接成各种花蝶鸟虫图案。每个布块中心的圆形代表了壮族的吉祥物绣球。这些图案都取材于手艺人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植物和动物,象征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心情故事:
韦国娥和韦国芬是两姐妹,她们从15岁开始便跟着母亲和村里长辈学习纺织刺绣工艺,现在在天峨县城的市场里经营着一家壮族服饰手工店,店里出售的都是姐妹俩手工制作的壮族传统服饰、鞋帽、背带、布贴、被面等纺织品。
尽管工序烦琐,但姐妹俩依旧保留着自己织布和染布的工艺,刺绣、布贴、拼布等工序也都是手工制作完成,后期的加工则主要由机器完成。“现在很少有人来买被面,只有老人还在使用以前手工制作的被面。”姐妹俩深感忧虑的是,如果没有接班人,这门手艺还能留存多久?
隆林壮族三角刺绣拼布被面
作品名:广西拼布被面
手艺人:黄碧瑜
制作年代:2010年
作品赏析:该被面中心由60个大小形状相近的三角形布块组成,每个三角形布块上用丝线绣制或碎布拼制出不同的花纹图案,图案包括蜈蚣、蝴蝶、狗牙和花楼。
心情故事:
“我很热爱自己民族和家乡的传统文化,如今家乡的妇女都不愿意做这些手工活了,年轻人只有我还在坚守,如果连我也不坚持了,这门手艺早晚要失传。”
来自隆林的壮族拼布手艺人黄碧瑜今年35岁,10年前,她正式开始自学家乡的纺织、染布、刺绣、拼布等手工技艺,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回乡向长辈们请教。如今,她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艺,制作出来的壮族传统服饰、背带、帽子、绣花鞋、被面等十分精美。
作为年轻一代的手艺人,黄碧瑜曾在去年7月受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邀请,前往美国新墨西哥州进行文化展演,黄碧瑜制作的7床拼布刺绣被套全部被当地人以3000元至5000元的价格买下,深受鼓舞的黄碧瑜目前正着手打造工作室,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刺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