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一湾相挽十一国 良性互动东中西
壮美如画的广西田野。覃海南摄
近年来,广西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推动农产品进出口、农业“走出去”等战略实施,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依托全球农业资源、借力国际市场,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农业对外合作和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上有新的作为。
广西食用菌产量居全国前列。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上,广西展馆的大灵芝吸引观众眼球。资料图
农业“走出去”成果丰硕
2014年开始,广西每年安排900万元用于开展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项目建设,突出与国家战略、目标国需求及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推动双边农业品种、技术、设施全面互惠交流合作。目前,已在越南、柬埔寨、老挝各建成1个试验站,印尼和缅甸试验站项目也已相继启动建设。试验站为项目所在国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品种20多个,示范片产量普遍比当地主推品种提升20%-50%,带动了广西农业技术、品种和设施“走出去”,帮助项目所在国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项目执行与企业双赢的目标,成功探索和总结出“示范带动出口”“平台带动投资”等合作模式,被农业部、商务部誉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典范。老挝国家主席本杨等多名东盟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老挝试验站参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农业部多名副部长都亲临试验站视察并给予高度肯定。
近年来,广西产业“走出去”快速发展,自治区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涉农企业,打造农业品牌。今年以来,新推动13家企业“走出去”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参与农业产业合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备案或核准开展农业境外投资企业85家,涵盖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与贸易、水产畜牧业养殖等产业,协议投资额14.8亿美元。农产品“走出去”基础坚实,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快。截至2017年9月,广西已建成出口示范区1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4个,居全国中上水平。据统计,广西创建出口示范区以来,农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种多达500多种,创建国际品牌6个、国内品牌26个。2017年1-9月,广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922925万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出口940363万元,同比增长5.2%,进口2982562万元,同比增长58.5%。广西已建立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甘蔗、龙眼、荔枝、香蕉、早稻和双季晚稻等重点产业监测预警,为及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和有效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与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2017年9月11日,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图为会议现场。资料图
农业“引进来”成效明显
在农业“引进来”方面,广西无论是内资项目、外资项目,还是引智项目,实施质量越来越高。广西不断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2016年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共促成140个合同项目签约。截至今年9月,已开工建设和投产项目121个,开工率86%;其中,47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和投产项目43个,开工率91.49%。与此同时,广西不断促成新项目签约落地。2016年,全区新签农业项目600个,总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35%,共引进到位资金391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1-6月,全区新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25个,项目总投资196.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1亿元(含续建项目),同比增长20%。此外,广西坚持提升外资项目管理。2016年,广西农业领域直接利用外资项目新增6个,项目总投资14.6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769亿美元(含续建项目)。广西不断加强抓实农业引智项目。利用双多边和区域合作途径以及引智项目,继续组织骨干农民和科技管理人员赴台赴境外培训,加强关键技术、先进理念、优秀人才的引进,持续提升广西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2017年6月19日,广西农业项目交流洽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图为广西崇左市向浙江客商推介农业项目。资料图
农业对外合作政策平台日趋完善
近年来,广西不断创设政策,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组建行业协会平台、巩固科技交流平台。
自治区先后推动出台了《关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的决定》《关于加快广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桂台现代农业合作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支持自治区农业等各类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桂台现代农业合作等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措施。在此基础上出台的《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意见》,是自治区层面专门针对农业对外合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意见,与这些文件有效衔接,构建了环环相扣的农业对外合作制度链条。
中国(广西)-越南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培育的甜瓜新品种喜获丰收。资料图
广西利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契机,围绕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等环节,推动建设中国(广西)-东盟农业交流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建设完善农业“走出去”项目库和政策汇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投资环境信息库,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目标国家农业资源、政策环境、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服务。
2016年,自治区先后推动在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首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和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等国家级和自治区交流合作活动,以贸易展览、主旨论坛及项目对接为主要内容,搭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与国内外市场、资本、资源的全面对接。其中农业部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和农业国际合作展已永久落实广西。今年,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合作投资论坛和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等9个农业系列活动。逐步建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交流机制,开通中国-东盟农业合作高层对话的“南宁渠道”,建立农业资源、产业、技术、政策等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2016年6月23日,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在南宁举行,图为广西“八桂田园”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甜椒。喻湘泉摄
目前,广西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为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今年1月,广西引导“走出去”企业组建广西农业对外合作产业联盟抱团发展,通过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中柬农业促进中心、中柬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合作平台,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分工,增强整体竞争优势。今年9月,在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牵头建立了华南西南片区农业外事外经工作交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倡议组建华南西南农业对外合作促进会。构建区域联动、协同发力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平台,推动区域贸易互动、产业互补、集群发展、抱团出海、合作共赢,落实中央赋予构筑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
广西芒果、百香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上,观众在广西展区选购广西芒果、百香果等特色水果。资料图
2012年7月,广西成功促成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几年来,广西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和试验站平台,积极向东盟等国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仅2016年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1100人次,“十二五”期间共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等国家举办研修和培训班60多期,培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同时,不断深化桂台农业技术互动交流。广西以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广西钦州钦南台湾农民创业园等项目为平台和载体,成功开展糖料蔗、水果、花卉、蔬菜等10多类共300多种农业品种及技术的交流合作,近100个(项)台糖系列甘蔗品种、芥蓝等蔬菜品种、两季葡萄等水果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及设备在广西落地开花并逐步推广应用。2010年以来,广西每年组织100名以上骨干农民赴台湾开展技术交流培训,邀请台湾农业专家前来广西进行技术指导。
总体来看,广西农业对外合作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初步形成了行业类别齐全、重点区域突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
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在上,广西荔浦县种植的3公斤重的荔浦芋头引人驻足。喻湘泉摄
广西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图为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姑娘在采摘脐橙。喻湘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