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最大制毒案破案始末:无人机侦查特警趁雨突袭
制毒窝点内摆放着大量制成的毒品。
侦查员在制毒嫌犯的家里搜查出的毒品和毒资。
警方收缴的一把自制枪支。(市公安局供图)
原标题:桂林警方昨通报广西最大制毒案破案始末
出动无人机侦查地形 特警趁大雨实施突袭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首席记者梁剑 记者申艳 通讯员白伊霞)7月24日,经过4个多月的侦查,桂粤两地警方联动,破获广西有史以来最大制毒案(详见本报7月25日5版)。
截至昨日,此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桂林警方抓获17人,广东警方抓获8人),缴获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冰毒、摇头丸等800余公斤,制毒辅料及配剂约2吨,毒资现金70余万元,自制枪支2把,子弹817发,管制刀具4把,查扣汽车13台、摩托车2辆,摧毁制毒窝点3处。
警方是如何找到位于山坳养鸡场内的毒品制作加工窝点的?为什么广东惠州籍男子会选择荔浦县作为制毒窝点?……随着对众嫌犯审讯的进一步深入,案件经过逐渐清晰。
昨日,市公安局向媒体通报了这起案件的始末。
追查制毒原料发现另一窝点
去年6月,在灵川县一个偏僻的果园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捣毁一制毒窝点,抓获制毒人员秦某等10多人。侦查员追查制毒原料的来源时,发现荔浦县的徐某某不仅是秦某的供货人,还给荔浦当地的男子王某供货,且数量非常之大。
秦某的制毒窝点被端后,徐某某的“活动”有所收敛。直到今年3月,侦查员发现,徐某某又开始向王某提供大量制毒原料,而王某产出的大量毒品,除小部分在桂林销售外,大部分外销至广东等地。对此情报,广东警方也进行了证实。
“这可以说明,荔浦县内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很大的制毒窝点。”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鉴于该案案情重大,桂林警方及时将案件上报自治区公安厅和公安部。该案被公安部确立为公安部“2015-887”毒品目标案件。
在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的指导下,市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由禁毒部门牵头对该案进行深入细致的侦查。同时,公安部禁毒局有关领导也带领广东惠州警方,到桂林通报该案的侦办情况。
为了追查隐藏在荔浦境内的制毒窝点,专案组派出多组侦查员24小时对王某的活动轨迹进行跟踪。通过近2个月的跟踪,侦查员发现王某经常出入荔浦县大塘镇一山上偏僻的养狗场。虽该养狗场位置较偏,但距离附近一条山路不远。侦查员骑摩托车从附近路过,不但能听到狗叫声,还能闻到因制毒发散的异味。
摸清制毒窝点后,专案组决定将其捣毁,并将整个制销毒品网络全部打掉。可当把相关情况上报给公安部禁毒局时,得到的回复却是:时机不成熟,制毒窝点暂缓捣毁,并对其秘密侦控。
罕见特大制毒团伙浮出水面
5月份,通过对王某的继续跟踪调查,侦查员发现他跟广东的陈某、杨某有密切联系。
于是,侦查员立即与广东警方联系,并查实,陈某和杨某都有制毒前科,并与王某是朋友。陈某和杨某之所以与王某联系,目的是要在荔浦进行大量的毒品制作,由他们提供制毒原料和制毒技师,王某负责寻找隐秘的制毒地点。
王某是荔浦县荔城镇田岭村人,对那一带地形比较熟悉,他把新的制毒地点选在田岭村后山上。
选好了地点,王某没有急着开工制毒,因为他知道,随着“6·26”国际禁毒日临近,公安机关会加大力度打击毒品违法犯罪。陈某和杨某也先后来到荔浦县,静待时机。
7月份,王某终于行动了。他安排“马仔”冼某出面,购买了大锅、大盆、水桶、燃气炉、洗衣机、烘干机等物品,通过车辆陆续拉进田岭村后山的制毒地点,用于制毒。
7月20日晚,按照事先的约定,陈某和杨某带来了35袋制毒原料和6名制毒技师。与王某碰面后,一行人驾车来到制毒地点,连夜开工制毒。
一个罕见的特大制毒团伙就此浮出水面。
然而,7月22日,侦查员在陈某的落脚点对他进行蹲点跟踪时,前来跟陈某见面的冼某认出了其中一名便衣侦查员,并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陈某。
为了消除陈某的警惕心,专案组安排了一起自导自演的“抓扒事件”,地点就选在陈某落脚点的楼下。
两名便衣侦查员一人假装居民,一人假装扒手。在“扒手”扒窃过程中,那名被冼某认出来的侦查员出面将“扒手”抓获,并当场说:“我跟了你好久,就知道你常在这一带扒窃。”
冼某跟着围观群众目睹了抓扒手的经过,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但陈某对抓扒手事件半信半疑,他通知制毒窝点的人加快进度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