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地铁4号线那历村站至那洪立交站区间双线贯通

15.05.2019  03:53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近日,南宁地铁4号线传来捷报,那历村站至那洪立交站区间双线顺利贯通,这是南宁地铁建设中首次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重载货运铁路隧道。

  据介绍,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沿那洪大道自西向东敷设,采用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区间设计长度879米,隧道埋深 10~28米,隧道洞身范围为泥岩和泥质粉砂岩,顶部有含粘性土圆砾地层,地铁隧道需下穿沿海铁路槎路隧道垂直净距仅为2.644米。南宁沿海铁路为钦北防重要的铁路货运动脉,槎路隧道内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高峰时期行车间隔30分钟。槎路隧道埋深8.16米,宽6.7米,采用“新奥法”施工,钢筋混凝土复合衬砌,为单洞单线隧道。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在近距离高频重载震动下,极易造成铁路隧道结构开裂、沉降超限,以及盾构隧道坍塌等风险。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重载货运铁路隧道在南宁地铁,乃至全国还没有案例可供借鉴。如何控制铁路轨道差异沉降,保证铁路运营和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是本区间盾构施工的重难点。

   地铁隧道与铁路隧道平面位置位置关系

  据了解,为确保下穿铁路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施工前轨道交通集团针对工程重难点,组织各参建单位及国内权威专家审查论证,认真研究水文地质和现场工况,确定盾构选型及刀具配置;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技术检测对既有隧道全面专项检测和施工安全性评估;盾构管片采取了加强配筋和16个注浆孔管片,保证地铁隧道结构强度及二次注浆填充效果,提高铁路隧道整体性。另外从地面预埋注浆管,在槎路隧道洞口及道场内储备道砟作为应急措施。

   应用地质雷达对既有铁路隧道病害扫描

  施工阶段,通过地质条件和埋深深度相仿的100米试验段,统计分析盾构掘进参数与地面沉降关系,科学优化盾构掘进参数,通过渣土改良及出渣控制,有效化解下穿铁路隧道面临的小净距大埋深、易结泥饼、易透水、易坍塌等风险;应用全自动化无人值守监测技术及视频监控对下穿的铁路隧道进行监测,实时共享监测数据,实行信息化施工;准确掌握盾构掘进里程,加大同步注浆量和二次注浆频率,确保成型管片壁后注浆密实。下穿期间,轨道交通集团与铁路局及市属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施工信息和指令通畅,措施落实到位;各参建单位安排专人值班,监测数据每30分钟上传共享,应急处置小组和设备随时待命,做到全方位保障盾构安全下穿南环槎路隧道。盾体下穿通过后及时进行二次补注浆,分析总结掘进参数和监测数据。

  在各方参建单位和铁路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左右线盾构“匀速、连续、均衡施工”,分别于3月下旬和4月下旬安全、顺利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各项监测数据均在控制范围内,铁路货运按行调计划恢复正常通行。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两台盾构成功下穿既有运营重载货运铁路隧道并实现双线贯通,为4号线西段洞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南宁地铁盾构施工首次以小净距下穿既有运营重载货运铁路隧道,为南宁地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