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南宁渠道”升级 着力增强开放发展活力

26.07.2019  01:20

一辆辆集装箱运输车驶入南宁综合保税区园区大门,南宁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不断增长。据统计,仅7月9日,该园区就实现出口通关27.4万单,创下历史纪录。包括生活用品、护肤化妆品、厨房用具、服装、五金、玩具等多个品类的中国商品途经南宁扬帆出海,被送往世界各地。

南宁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今年以来,南宁市在全区扩大开放上走在前作表率,紧紧围绕加快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推动“南宁渠道”升级,使开放发展这盘棋越走越活。

重大合作项目加快推进

7月18日,位于南宁综合保税区内的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方正进行最后冲刺,确保部分项目于今年9月份开始运营。

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为物流园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引进人才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国内外众多企业及其产品将汇聚物流园,助推南宁成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莫华介绍。

随着今年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正式落户物流园,物流园将以此为契机,引进东盟各国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及科研机构,促进本地企业与东盟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并发挥南宁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关键节点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建成后的物流园项目将结合配套便捷的多式联运,实现广西区域内货物干线运输与当地配送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区域、城市间的物流分拨、集中配送规模和能力,极大促进南宁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南宁渠道”的作用,加快南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步伐。

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7月10日11时14分,由南宁东开往香港西九龙的动车正式首发,从此南宁实现动车直达香港,不仅极大方便市民出行,更有助于南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两地经贸、人文、物流发展。

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互联互通是关键。今年以来,南宁市重点向南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向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实现首府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目前我市铁路网络通达八方,已建成以南宁为中心,十字布局、南通北联、西进东融的高速客运骨干线路网,通达全国18个省会城市和广西11个地级市。与此同时,全市公路网络纵横延伸,道路运输拓展成网,水路运输不断升级,航空网络交错如织,互联互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让国内外客商切身感受到了南宁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门户城市的魅力。“如今南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条件不断改善,为我们客商‘唱好’开放发展这台戏提供了最好的‘戏台’。”江苏三棱科技集团董事长岳建明表示。

外贸经济迸发强大活力

作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合作与贸易往来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今年5月7日,广西铂洋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重9吨、货值11542.5美元的香蕉浆,经邕州海关检验合格,顺利出口日本。这是我市企业首批出口日本的香蕉浆,也是广西首批走出国门的香蕉浆。

为促进我市外贸经济发展,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今年以来,南宁市积极为企业出口铺路搭桥,通过优化监管模式,及时向企业宣传通关便利措施,加快通关便利化,确保企业产品顺利出口。同时,南宁市密切联系海关等口岸部门,加强各口岸部门联动,大力助推加工贸易管理系统切换,原产地证自助打印等一系列便利化举措落地,有效减少了企业在进出口环节的经济成本及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使“南宁渠道”越走越畅、越走越宽。如今,“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资金、产品在“南宁渠道”上汇聚,迸发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

据邕州海关统计,2019年上半年,南宁市外贸进出口304.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出口146.2亿元,增长3.3%。在贸易方式方面,加工贸易占据外贸主体地位,进出口201.3亿元,占去年同期南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6.2%;一般贸易进出口91.6亿元,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