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电视问政关注环境问题 曝光问题得到落实整改

30.10.2017  08:08

南宁市电视问政昨晚关注环境问题

撒漏等扬尘源头,将有“慧眼”紧盯

广西新闻网 -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占玲

10月29日晚,南宁市电视问政特别节目推出了新一期主题:“保护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3年多来,电视问政节目集中反映过“3年截污部分设施进度慢”“工地扬尘防护不到位”等一系列关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而今,这些问题如何了?来看看有关部门的反馈。

噪音少了,安心拥抱夜的宁静

2014第一期和第9期《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反映了南宁市多处工地存在未取得相关许可,却夜间通宵施工扰民的情况;2014年第8期电视问政反映了三岸园艺场一队一家门窗加工厂扰民的问题。这些均反映了市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噪音。如何让噪音不再扰民?对此,南宁市环保局回应称,这些问题被反馈上来之后,从2014年至今,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8600多人次,检查建筑工地4000多家次,对违法建筑施工工地共立案处罚610件,立案处罚金额600多万元。

南宁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队长谢久兵表示,为了解决工地噪音问题,监察支队除了集中整治外,日常巡查也不放松,他们实行网格化监管,工作日开展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一律按高限处罚,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执法人员还会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约谈。今年,南宁市环保局还联合交警、城管等多个部门,对一些投诉较多的重点工地,有序地放开了渣土运输的时间限制,让企业白天也可以进行土方作业,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一系列举措下,城市噪音明显降低了。据统计,2014年市环保局共受理建筑噪声类投诉13809件,2015年下降到11582件,2016年下降到10265件,2017年1-9月下降到6821件,投诉量逐年下降。

水干净了,一起去河边赏夕阳吧

在此前的电视问政节目中,曾有市民反映南宁部分河道水体黑臭、“3年截污计划”出现项目施工进展慢的问题。为了改善水体问题,南宁市建委海水办多方面狠抓落实。30岁的韦金东自从加入生活污水直排口调查小组之后,他肤色黑了三度,每个星期平均滑落到水中5次。由于狠抓污水问题,这5年南宁市累计完成了297个污水直排口的整治工作。而今年是消除黑臭水体的关键年,南宁市将再完成70个排污口的整治,其中内河14个,邕江56个。

细冲沟曾是黑臭重度污染的河道,2014年第3期电视问政曾反映:细冲沟常年臭气熏天,支流两岸垃圾堆积如山。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有关部门采用了PPP模式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截至2017年10月12日,全市建成区38个黑臭河段共99.4千米的黑臭水体中,已经有26个黑臭河段共70.5千米基本消除黑臭,占总任务数70.9%。另外,11条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PPP项目也在建设当中。

在截污方面,3年来,南宁市共建成679公里污水管网,基本覆盖各城区开发区。目前,江南污水厂的日均处理量已经提升到48万吨/日,而三期工程也在不断推进中。

空气好了,“南宁蓝”时光正好

2015年,南宁有41天空气质量不达标,优良率仅为88.8%;2016年,南宁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了6.3个百分点,达到了95.1%。今年,南宁连续8个月空气质量呈现优良。据悉,这是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

首先,为了杜绝泥头车进出带来尘土,相关部门规定所有工程车都必须过四关:第一,通行证件齐全;第二,车辆的车尾、侧盖、车顶等必须密闭,如果不密闭则需重新检查直到合格;第三,保洁,轮胎如果有泥,必须要清洗干净才可出去;第四,要拍照取证,满载货物的工程车拍照取证后,才能出门。

此外,为了杜绝混凝土搅拌车带泥上路,各车司机需要将防滴漏袋挂在出料管上,以防泥浆撒漏到路面上。有关部门还在多个城区设置执法卡点,今年4月以来,共查车10037辆,查处违法行为497起,从外地进入江南区的泥头车、砂石车非法超重、超载、撒漏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南宁市通过“慧眼”工程,整合全市有土方作业的建设工地300个、采石场153个以及泥头车2592辆GPS定位信息等数据纳入平台统一监控,实现对扬尘产生源头、执法卡点和道路运输的监控全覆盖。目前,这套系统已经上线试运行,年内将实现全市覆盖。

【 编辑:韦仲达  作者:黄占玲】
提升环境质量 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11月3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确定南宁市儿童医院项目、南宁市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等24个项目列入南宁市2017年PPP项目年度开发计划,项目涉及生态环境整治、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项目总投资389.政府
建立扬尘治理档案让南宁天空更蓝
  近日,从南宁市环保局获悉,档案局
紧盯时间节点
  10月13日下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