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疾控发布6月重要级别风险提示
南宁疾控发布6月重要级别风险提示
支招市民预防盛夏5类传染病
南宁目前已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各种病原微生物及蚊媒等传播媒介滋生、繁殖,水源、食物、环境易受污染,此时不少传染病在高温下常常伺机“作案”。为此,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意整理了夏季常见传染病,提醒市民应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关注度:★★★★☆)
特点:我市仍处于高流行态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疾控部门预计,6月南宁市手足口病疫情将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流行态势。
措施:早期发现、早期隔离
孩子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已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病情流行期间需每日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幼儿园和学校要加强晨、午检制度,并且做好教室和宿舍日常的通风消毒工作。
●登革热(关注度:★★★☆☆)
特点: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较高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预计6月南宁市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较高。
措施:控制好蚊媒密度,提高防蚊能力
蚊媒密度控制得好,发生本地传播风险较低,发生大范围、高强度传播的可能性不大。市民要提高个人防蚊能力,杜绝或减少被蚊子叮咬,返乡时要注意个人身体状态,发现疑似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协助调查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食源性疾病(关注度:★★★☆☆)
特点:发病突然且易出现集体中毒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等症状。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措施:切忌病从口入
不吃病死家禽、家畜肉;炊事用具容器必须生熟分开。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并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如要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菌属细菌,可将肉块深部温度加热至80℃。慎食野生蘑菇,预防误服毒蘑菇。
●水痘(关注度:★★★☆☆)
特点:起病较急,大多先有皮疹再发热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该病毒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疱液及血液中,经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被服、用具、玩具、尘土等而被感染。水痘一般起病较急,大多先有皮疹,然后有发热、全身倦怠,小儿有不安表现,成人有咽痛、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措施:少去公共场所,勤换洗,多锻炼
水痘高发时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经常给孩子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洪灾后常见传染病(关注度:★★★☆☆)
特点:有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风险
目前我市已进入汛期,部分县区已遭受洪涝灾害。涝后水源、食物、环境等易受污染,苍蝇、蚊虫、鼠等病媒生物滋生繁衍加快,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可在灾区暴发或流行,且有发生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风险。
措施:保护水资源,加强食品安全检查
疾控部门建议,应保护水源、改善供水条件及水质卫生,开展生活饮用水消毒和监测;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确保灾区食品安全;加强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消灭苍蝇、蚊虫、鼠对人群的危害;对环境、垃圾开展清理、消毒,对粪便开展无害化处理。
(记者蓝彬彬)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