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耕保“红包”让违法用地逐年下降

26.08.2016  20:43
    3年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向保护耕地成效出色的村发“红包”。如今,这一机制在实践中日渐完善,有效地激发了当地村民们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南湖区分局局长张卫东介绍,长期以来,耕地保护大多依靠约束性、管控性的被动保护方式,效果不尽如人意。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以来,通过发放耕地保护“红包”,极大地激励了基层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保护耕地的自觉性。
    当然,这个“红包”怎么发,是有讲究的。南湖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括。
      坚持突出重点、差别补偿。从镇、村到农户3个层面进行考核,根据耕地保护成效,实行差别补偿。同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与土地卫片执法、遏制违法用地、防止耕地抛荒,与农村土地整治、垦造耕地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一户多宅清理、秸秆还田及耕地地力保护等相结合。
    这一机制实施以来,补偿标准逐年提高:2013年为耕地每亩50元、基本农田每亩60元;2014年为耕地每亩100元、基本农田每亩120元;2016年为耕地每亩120元,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每亩140元。
    为了有效保障这笔资金,南湖区把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列入年度财政专项预算逐年增加。今年这笔资金占到了南湖区财政当年可用资金17.2亿元的1.51%。
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来,南湖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比例逐年下降,由2013年的9.14%,下降到2015年的3.43%;违法案件发生数量从2013年的39起,下降到2015年的12起。
    随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南湖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区耕地保护补偿金发放总额由2013年的14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1024.5万元。南湖区每个村平均拥有耕地5300多亩,按照今年每亩120元的标准,每个村平均可得63.6万元。
      这些补偿资金的发放,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致富,使得一些纯农业村只要保护好耕地,每年就有一笔可观收入,实现村级经济绿色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村级经济组织农田水利建设配套资金的来源,大大加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南湖区已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2.9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4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