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失去了什么(大昭评论)
真正有意义的改革一定不是来自对手,不是来自国际乒联,而是来自中国队自身。如今的乒乓文化应当丰富多彩,大大超出运动项目的范围,否则,危机将来自自身“阳春白雪,和者盖 寡”,喜爱乒乓球的年轻人和孩子越来越少,而不是对手水平提高会出现的挑战。
半个世纪之前,中国乒乓球建立起属于自己、属于整个民族的骄傲,夺取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如今,苏州世乒赛落幕,奖杯归属东道主所有,中国乒乓球得到了想得到的全 部。但是,人们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那么,国球失去的又是什么?
忆当年,“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正是出自乒乓球选手,他们用小老虎精神、人梯精神等乒乓球队原创动力,刻苦磨砺,攀上世界乒坛最高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守在声音并不清晰的收音机旁,中央台解说员正在随徐寅生猛扣十二大板激动地计数。孩子们上学,书包里揣着球拍和用胶布粘上裂口的乒乓球,球拍能贴上海绵胶粒的算是“半奢侈”。这是一种独特的体育印 记,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运动技术可以模仿,精神文化难以复制。
半个世纪一挥间,在一代又一代运动员、教练员努力下,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乒坛独一无二的霸主。尽管不喜欢称霸,但竞技舞台上罕见如此巨大的优势,5个单项的决赛名额只给全世界留下一个,比起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曾经一个都不留,这已经是“改革”了。中国有球员说,“没人能打败中国人”,日本有球迷说,“和中国打一百次都赢不了”。为拥有一个运动项目的竞技优势而自豪,也属人之常情,但美国人不说“没人能打败美国篮球”,足球界没人说“和巴西队踢一百次都赢不了”。中国乒乓球给外界的印象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没人打得过,失去对手已经好多年了。
不是说中国乒乓球不该这么强或不必这么强,实际上,自己已经在勒缰绳,不敢跑得太快。真正有意义的改革一定不是来自对手,不是来自国际乒联,而是来自中国队自身。至少,可以放下不必要的担心,放下举国体制的负担。那些长大很可能成为世界冠军的娃娃不能牺牲读书学习,整天练球。打球可以为国争光,也可以只当做一种游戏。如今的乒乓文化应当丰富多彩,大大超出运动项目的范围,否则,危机将来自自身“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喜爱乒乓球的年轻人和孩子越来越少,而不是对手水平提高会出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