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出土南宋挡水坝 同时出土一处城门(图)
考古现场文化层初现端倪
考古探沟
扬州城遗址
被泥土覆盖的城墙砖
中国江苏网11月11日讯 位于蜀冈之上的扬州城遗址,经过历代修筑,至隋唐时已扩建至蜀冈,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城的繁华商业城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自去年起,在此开始了相关考古发掘工作,目前,这一考古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昨天,位于堡城村北部蜀冈之上的一处考古工地内,一座南宋水关悄然现天,与此同时,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重见天日,深埋地下的扬州城遗址的秘密即将大白于天下。
探沟北侧城墙应为隋唐以后的城门
昨天上午,记者在堡城村北部考古现场看到,大量裸露在外的城墙砖整齐地堆积在考古探沟北侧,这条探沟呈南北向,长达10米,深近2米,据在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这处工地从今年6月开始考古挖掘工作,目前已挖出了隋唐、汉代的文化层。
“城墙砖多为青砖,但是没有发现铭文,根据形制以及年代推测,应为隋唐以后的城门。”考古专家透露,由于城墙砖为东西向排列,是否这里就是当时的北门城门,还有待继续考证。
据介绍,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重要保护范围700多公顷,包含唐子城及平山堂城、宋夹城、唐罗城、宋大城城墙遗址、城门、历史水系、历史道路。
南宋水关现天意味着当地有古代水系
在探沟的西侧,是一处新近挖掘出土的南宋水关,经测量,水关宽约4.8米,长约为18米。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汪勃介绍,由于水关南北向并没有完全挖开,目前测量的18米的长度仅是残存的长度,“这个测量数字仅为裸露在外面的部分。”
水利专家徐炳顺认为,此处发现的水关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设置的,一般来说规模不大,常见的宽约三四米的规模,主要功能为排水和限制船只进出等。“水关出现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这里一定有水系存在,有河水的地方才会有水关。”徐炳顺说,水关和拦水坝一样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功能差不多,所谓水关就是一个闸,起到控制水流作用。
据汪勃介绍,水关的存在意味着这里有古代水系,而这个水系至现在都没有废弃,不过当地村民为了方便,另从旁边不远处开挖了一条水系,从古代水系的遗存来看,当年这条古代水系的主河道是南北向的,出口在北。此外,在考古现场还发现了柱洞等历史遗存。
考古专家介绍,城门有水城门和陆城门之分,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古时战争,诱敌至城下,从城上放箭、坠石,宛如“瓮中捉鳖”,全歼入侵之敌人;水城门是水路通道,船只从此进出水门扳舵击桨,“水关的功能和水城门不是同等概念,并不能通行,从水关处是不能进出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