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百衲:从清贫深闺走向盛世文化的民族技艺
新华网南宁8月12日电(记者陆波岸)正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的“百衲——壮族拼布被面艺术展”上,在现场演示壮族百衲技艺的壮族女子黄碧瑜被大批参观者围着“问这问那”,她没想到从母亲手里接过这门“缝缝补补”技艺,让自己和这些作品像明星一样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关注。
8月6日到9月6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的“百衲——壮族拼布被面艺术展”,共展出26件珍贵的壮族传统手工百衲作品,它们来自广西天峨、南丹和隆林等县壮族家庭,年代最久的作品完成于1920年代。展览希冀在秀丽的色彩与趣味的图案中,展示壮族百衲艺术浪漫的美学价值与灿烂的民间智慧。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壮族服饰文化研究学者梁汉昌说,壮族百衲也称壮族贴布绣。这门技艺在壮族之间流传历史悠久,宋代周去非著的《岭外代答》就有记载:“钦州村落土人新妇之饰,以碎杂彩合成细球,文如大方帕,各衫左右两个,缝成袖口,披着以为上服……”
梁汉昌说,壮族百衲的典型技法就是用剪裁剩下的各种不同颜色和花纹碎布,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拼贴成各种图案,再用丝线钉扎边角缝制成被面等物品。它的奇妙之处是,各种平淡无奇的碎布,经壮族妇女巧妙地选择、裁剪,与刺绣配合,重组成出人意料的全新结构,点石成金似地赋予这些零碎的、静态的边角料以运动、节奏和妙趣横
生的艺术生命。这个工艺比刺绣、挑花投资少,既简便又大方美观,体现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
古时候,这门技艺往往饱含着贫苦人家女子的辛酸。壮族人历来看重女儿嫁妆,有的母亲从女儿刚出生就着手一针一线为她准备嫁妆,直到女儿出嫁那天都没有停过针线。在贫苦年代,被子是最厚重的嫁妆,女儿远嫁,前程莫问,被子被看作不受冷落的温暖依存。有钱人家,雕龙画凤,尽态极妍。朴实清贫人家往往只能以拼布凑齐被套,用裁剪剩余的边角布料缝成被面,做成嫁妆送女儿出门嫁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展出的被面百衲作品,每件作品都由几十块大小形状不同的布块组成,每个布块上用丝线绣制或碎布拼制出不同的花纹图案,有花蝶鸟虫,有壮族吉祥物绣球。不少作品历经近百年光阴,色泽依然艳丽饱满,线条依然流畅优雅。这些物品一针一线之间无不展现壮族妇女质朴的生活态度、勤俭的优良美德,以及祈求美好的文化内涵。
展览现场有一段介绍文字写道:一夜,一梦;一被子,一人生……将“被子”比拟“辈子”也许并不为过。人生潮涌的节点和平静的时光,都有它的陪伴。兴许是女儿出嫁前,母亲不舍的牵挂;兴许是宝宝初生时,奶奶襁褓上的呵护;兴许是枕边的男人入梦后,妻子温存的缠绵。
31岁的黄碧瑜来自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位从小就和母亲舞针弄线的壮家女子,已成为壮族百衲技艺的传承艺人。在“百衲——壮族拼布被面艺术展”现场,她一针一线展示壮族百衲技艺,让参观
者近距离欣赏到精彩绝伦的民族工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黄碧瑜随身携带的两件用百衲手法缝制的“传家宝”级背带让参观者赞不绝口。一件是她母亲1972年缝制用来背黄碧瑜的背带,一件是她母亲2007年缝制给黄碧瑜背自己小孩用的。
“按照壮族传统习俗,妈妈要为女儿准备背孩子的背带,但我外婆去世得早,我妈妈这辈子得给我做两件背带。”黄碧瑜说,这样一件饱含着母亲对下一代所有期望和祝福的背带,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做这个活儿很辛苦,往往鸡叫就起来裁布穿针,夜深了还在挑灯缝制”。
令她欣慰的是,她从母亲手上接过来的这个“衣钵”,曾经被看作只有贫苦人家女子才做的针线活,历经一代代壮家女儿的传承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关注和市场的青睐,她一有时间就会找老年人学习,努力把她们手上的技艺学会并传承下去。
梁汉昌说,今天,广西天峨、南丹、龙胜、大新等地的壮族妇女,仍喜欢用百衲装饰婚嫁用的被面、床单、背带、童帽。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这个民族之中诞生、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壮族百衲技艺,正在被文化艺术界甚至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已然从昔日壮家清贫深闺逐渐走向大千世界,成为中华民族五彩斑斓文化家园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完)
[责任编辑: 胡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