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滩湿地公园将升格"国家级" 计划投资超过3亿

26.12.2015  10:42

大王滩湿地公园美景。通讯员 韦洁  摄

  坐在船上,水路迂回,两岸成片松林、竹林尽收眼底。曾有诗云:“山秀水美小径幽,丹青一幅眼底收。世人虽羡太湖景,却恋凤凰湖上游。”说的是大王滩水库的美景。今后,这处水光潋滟、碧波万顷的美景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又一好去处。拟建的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示通过之后,大王滩湿地公园将升格“国家级”,这将是南宁继横县西津湖湿地公园之后,又新添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出大手笔  规划期内总投资达33163.73万元

  大王滩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北起与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交界处,东西以周边凤凰岭、猫头岭等山体分水岭,南至双鱼梁侨,南北长18公里,东西最宽处11公里,总面积552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相关部门正在对《广西南宁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该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6年,即2016年—2020年。据估算,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期内总投资为33163.73万元。

  编制总体规划,旨在有效保护和恢复大王滩湿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展示大王滩湿地的生态文化特征,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规划提出,未来的大王滩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将形成以生态湿地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融湿地生态旅游、文化游览、科普教育及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优势显著  以保护湿地为主展现湿地景观

  湿地是陆地与水面的过渡地带,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据了解,大王滩湿地属于南宁市城市近郊较为典型的水库型湿地,植物、鸟类、鱼类等资源丰富。同时,库区具有典型水位消涨变化,对如何科学治理消落带,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演替,保护湿地鸟类生境、湿地水文变化规律及对湿地的影响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研究郁江流域的湿地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等方面的理想区域。而且,流传在当地的“大王”传说、稻作历史文化及颇具特色的壮族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大王滩湿地多姿多彩的文化,价值很高。

  按照《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质量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且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和湿地景观三个单项也都为“优秀”。这说明,大王滩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该类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湿地环境质量良好,湿地景观价值高。

  据透露,未来,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以湿地保护与恢复为主,只有少量的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并且设施的建设在建筑风格、形式、外观等方面都应该与湿地景观、社区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地方特色。

   规划原则  实行生态优先最小人为干预

  之前,污染、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使得大王滩湿地资源不断萎缩。目前,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湿地的重要性,采取了保护措施,湿地生态有所恢复。

  规划提出,大王滩湿地保护规划遵循重点区域优先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最小人为干预这3条原则,对地带性植被与植物资源、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等进行保护。同时,还保护湿地公园内陆生及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持湿地水文联系、水质安全;建立鸟类保护小区,加强对鸟类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群落的保护。

  按照相关条例,对大王滩进行保护和保育,以水质保育和库塘、沼泽湿地保护为核心,积极实施周边外源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的治理;对退化的、遭受破坏的水岸进行人工促进与自然更新相结合的生态恢复,建设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水岸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地,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严格执行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有关政策与要求,对区内的疏林地进行封山育林。

  在此基础上,规划开展一定的科研、监测活动,对现有的水面行船和旅游活动进行规范,全面禁止在保育区中开展水产养殖等活动。

   主题特色  真山真水大湖大美大王滩

  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目标主要是,进一步控制水域污染,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Ⅱ类水质标准;保护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湿地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较好的动植物自然繁殖地,尤其是优良的鸟类栖息地。

  总体规划提出,要以“真山真水真体验,大湖大美大王滩”为主题特色,打造一个集湿地体验、环境教育、文化展示等于一体,尤其突出山水特色、湿地知识互动式体验、乡村生活等的国家湿地公园,并通过水源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管理与品牌营销策划,使之逐步成为南宁市及南部地区湿地生态建设的典范。

  通过打造建设,与良凤江和龙象谷形成合力,使该区域成为南部地区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的重要目的地,让市民可以在周末及节假日与亲朋好友进行郊游、度假、聚会、野营等活动,领略山水湿地风光,体味质朴乡村生活的近郊区休闲游憩的绝佳场所。

  同时结合生态及文化特色,以展示库塘湿地和森林自然景观为主,通过桥、堤、栈道将水系分隔成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并设置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游憩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民族民俗文化馆、观星楼、水上人家、自行车道、木栈道、亲水平台、生态厕所等。

   ■新闻延伸

全面保护生态系统 留住湿地“土著居民

  在过去,大王滩湿地的鸟类资源不断下降,这是为什么?“这固然与全球鸟类资源不断下降有一定的关系,但在大王滩湿地及周边地方,确实也存在一些对鸟类的威胁因素,主要有非法狩猎、水库周边植被频遭破坏等有关。”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野保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大王滩湿地的保护水平还很低,这种状况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十分不利,亟待改变。

  资料显示,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共记录了各类动物共计118科36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共有39种。在大王滩湿地的鸟类中,有143种候鸟,占鸟类总数的71.6%。“这些候鸟就是大王滩的‘常驻居民’,库区其实并不寂寞。”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每年春、秋两季为候鸟迁徙季节,大量候鸟飞抵大王滩湿地,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很大,其中大部分是过境的候鸟(旅鸟)。夏季,有83种鸟在大王滩湿地繁殖(包括58种留鸟和25种夏候鸟)。在冬季,大量候鸟飞抵大王滩湿地越冬,其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夏季。这些冬候鸟中不乏一些珍稀保护鸟类,如白琵鹭、灰鹤、灰背隼等。水鸟以雁鸭类、鸻鹬类、秧鸡类和鸥类为多,陆鸟以鹡鸰科、鸫科、莺科、鹟科和鹀科鸟类为多。

  根据IUCN红色名录,在大王滩湿地活动的全球近危级别以上的受威胁鸟类有11种,包括极危(CR)1种,濒危(EN)2种,易危(VU)5种,近危(NT)3种。其中有8种是水鸟,它们在世界上的种群总数量现已十分稀少,极易在全球范围内灭绝。调查表明,大王滩水库湿地的海南鳽种群是南宁南部海南鳽种群的一部分,数量仅有26~36只。

  此外,还有极危的青头潜鸭,濒危的栗头鳽,易危的花脸鸭、小白额雁、斑嘴鹈鹕等在国际上深受关注的鸟类。它们或在迁徙途中在这一湿地停留休歇,补充食物以便继续迁徙,或在这里越冬,大王滩湿地是它们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活动区。

  目前,这些鸟类在其原来的许多分布地已经绝迹或者难以见到的情况下,在大王滩湿地仍能够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显得这一湿地弥足珍贵。

  “保护好大王滩湿地,就是保护这些受胁鸟类的活动区和栖息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全球意义。”有林业专家建议,应尽快在大王滩湿地建立湿地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以便加强管理,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全面保护。在进行自然保护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和正确处理当地居民的生产与自然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二者协调发展。

  大王滩湿地公园被保护起来后,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那就是湿地公园的‘土著居民’将会逐渐增加。”该负责人表示。

   ■背景链接

  广西从2011年开始申报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12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成为广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2012年3月和12月,分别有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广西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获得批准建立;2013年,广西申报5处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建设4处;2014年,广西申报7处均成功成为建设试点。

  目前,广西共有获得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处,南宁市仅有横县西津1处。 (记者 凌剑伊 通讯员 韦洁)

编辑:韦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