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中国航天发射多项纪录
中新网太原12月16日电(陈海强 张素)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晋西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在持续推动航天发射能力发展的道路上,广大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多项纪录。记者于16日探访此处。
“将军飞虎符,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严霜拂剑花”。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便是山西岢岚——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沟壑纵横、干燥寒冷,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到-40℃。
专家表示,为了提升航天发射能力,该中心针对地理环境、条件建设、历史任务等诸多因素,对“独我”优势展开分析研究。虽然晋西北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但特殊的经、纬度,使其成为中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为理想的场所;掌握完整的发射试验第一手资料,对航天产品质量情况具有自己的发言权;具备完善的发射试验多种型号运载火箭的条件。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中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场。当年白手起家仅一年时间,中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就从这里发射升空。
1988年9月成功发射中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海洋”“资源”“实践”“创新”“开拓”等系列科学应用卫星,而在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发射场组网发射摩托罗拉“铱”卫星等任务时,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该中心着眼发挥优势、拓展职能,积极谋求发展机遇。他们大胆开展应用卫星发射试验前瞻研究;以新发射工位建设和测控体制转型为契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并行与串行结合、测控联调与产品测试协同等办法,优化试验流程、缩短试验周期。
卫星发射任务涉及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及技术勤务等五大系统、2000多个岗位、上万台套专业设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发射结果。几年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得到评审组专家成员的一致认可,该中心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正式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中心聚焦短板,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取得全面突破。其中包括着眼质量建设缺乏全程管控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把质量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正规化建设的抓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精细管理、精准控制、精确保障,实现了闭环控制、正规有序;着眼点多线长,指挥系统沟通不畅,搭建以万兆网为主体的网络传输硬件平台、使一线操作、网络协同与远程指挥等实现三位一体、完美融合。
同时,该中心还就新型号、新技术任务的新需求,创新构建集试验组织计划、资源配置、方案优化、指挥决策等为一体的科研试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与平台,使航天发射组织指挥的数字化、精确化、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搞好数字化新型发射工位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发射试验软件工程化管理,不断改善执行新型航天发射的条件和环境。
如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多个发射工位能够满足国内外多种型号卫星发射的需求,具备世界一流的低温发射能力和复杂天候发射能力,能同时并行完成多发不同型号发射试验任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