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浙江财政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篇

18.04.2016  12:13

  2015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

  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解决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

  多年来,浙江财政部门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

  加大投入:彰显民生情怀

  民生改善离不开财政投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财政的支撑和保障。

  2015年,浙江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72.3%,连续多年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

  “三分之二”已经成为浙江切分民生“蛋糕”的底线,多年的执着坚守换来的是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支出年均分别增长15.8%、20.5%、16.5%、14.4%、21.3%,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

  各项民生标准稳步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由2010年的1595元提高到2015年的275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基础养老金由60元提高到12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由129元提高到400元,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服务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17元提高到30元,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450元、650元提高到650元、850元……

  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全省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928个,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684万和5195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和11.4%。医疗救助在省级层面实行按费用救助,不分病种,低保对象全面实施零起救,基本实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对象全覆盖。

  民生投入“加法”的背后,是行政经费的“减法”。2015年,省级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比2013年下降53.1%,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80.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下降42.9%,因公出国(境)费下降28.3%。

  同时,浙江财政部门秉承“民营、民富、民享”的理财理念,合理分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蛋糕,坚决不收“过头税”,将财富更多地留给企业和居民。多年来,浙江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一方面反映了浙江财政收入的税源基础扎实、法治化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另一方面说明浙江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与行政权力相关的非税收入占比较低,企业和居民负担较轻,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筑牢底线: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在开化县城东部,东城欣苑依山傍水,48栋楼房住着的1400多户人家,都是从高山和偏远山区搬迁下来的农民。

  住户胡塘平说,高山上没法住,很早就搬下来租房住,6年前这个小区建好,得到优先安排,成了第一批住户,住上100多平方米的楼房。

  开化县农办副主任张友良说,从2008年起,开化先后利用省里下山脱贫扶持政策和特别扶持政策资金,对高山远山上的农民实行异地搬迁,安置到县城和中心镇、中心村,目前已安置1万多人。

  “异地搬迁非常受欢迎。”他说,不仅生活环境好,养老、上学方便,而且紧邻工业园区,小区设有来料加工点,可以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去年,东城欣苑新盖好400套房子,报名的有800多户。

  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浙江财政支持异地搬迁,省财政补助标准目前提高到每人8400元,“十二五”期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7.91万户、26.35万人,完成投资158.1亿元。既要搬得下,又得稳得住、富得起,来料加工让异地搬迁和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变成现实。

  近年来,浙江财政立足“补短板、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特别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完善扶贫机制,将扶贫投入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力量配备向扶贫倾斜、资源配置向扶贫聚焦、政策措施向扶贫集中。

  从201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约42.6亿元,支持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和山区经济发展项目,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民生水平提升和内生功能增强。同时,进一步优化扶贫政策结构,加大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支持力度,调整扶持产业发展方式,着手研究通过扶贫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扶贫力度。

  “今年还要开展光伏小康工程。”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负责人说,“以低收入农户为重点,扶持建设光伏电站,按每户4千瓦的标准测算,一年将增加4000元左右的收入。‘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设总规模1200兆瓦左右的光伏电站,总投资108亿元。

  为巩固脱贫成果,财政部门将重点关注三类困难群体,即连反映自身困难的能力都没有的困难群体,新出现的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群体,困难家庭下一代,并增强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创新机制:多元化筹资,均衡化发展

  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农民唐七良,5年前被查出肝癌到杭州治疗,花了2万多元。去年7月,他肝癌复发,面临两难:再去杭州,费用太贵,负担不起;本地治疗,担心技术不过关。后听说柯城区人民医院现在是省肿瘤医院的分院,专家技术不错,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了家门口医院的手术台。没有直接开大刀动大手术,只是做了微创介入,不过半个小时。

  “没想到手术这么快,效果这么好,更没想到费用也低了近一半。”出院结算时,老唐共花费1.3万元,除去报销、大病补助,自己只付了3000元左右,而如果到省城大医院,起码要自费六七千元。

  2013年6月以来,浙江省以“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格局”为主线,探索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让“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

  为促进“双下沉、两提升”,浙江财政采取奖惩并举的方法,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对资源下沉工作予以补贴支持。目前,全省已有15家省级医院、39家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医,90个县(市、区)实现城市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全覆盖,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了基层百姓高兴、基层医院欢迎、省里大医院乐意、政府满意的“四赢”局面。

  这是浙江创新民生投入机制的一个成功缩影。一直以来,浙江财政树立全社会共建共享民生发展的理念,坚持加大投入和完善机制并重,强化“政府主导、各方共担”的多渠道民生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个人能动的积极作用,实现“花钱买稳定”向“花钱买服务”转变,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衡化水平。

  浙江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聚焦公共服务和民生热点,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和辅助性,对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及政府履职中所需的辅助性服务,实施政府购买服务。2015年,全省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资金83.8亿元,其中省本级10.6亿元。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转化为民生发展优势。截至2015年底,浙江已向社会发布两批推荐项目85个,总投资额达2348亿元,涉及水务、市政、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省财政还设立了1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含PPP)基金,引入金融等社会资本形成800亿元的规模,重点支持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唱响“广西财政之歌” 弘扬“广西财政精神”
  ——全区财政系统“迎大庆 颂党恩”歌咏比赛圆满财政厅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广西著名作家彭匈应邀出席我厅财政青年沙龙并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