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属媒体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报道邕江华丽蜕变
南宁新闻网主播采访夜游邕江的市民。记者 李琴 摄
南宁日报《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成启用特刊》微信版(手机截图)
本报主播采访畅游邕江的温州冬泳协会队员。记者 宋延康 摄
青山如黛,江岸如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浓厚氛围中,26日,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清川大桥—三岸大桥)段基本建成,向市民开放,邕江崭新面貌呈现。近段时间以来,南宁市属媒体用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个个实时快速的直播,全方位、全媒体、多角度报道,为广大市民讲述邕江华丽蜕变的背后故事,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邕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的优美形象,受到广泛称赞。
形式新 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
在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启用报道中,市属媒体将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纳入全媒体融合平台,实现了一个信息、多个出口,线上线下齐发力。新媒体联动成为此次“百里秀美邕江”宣传报道中一支鲜活力量。南宁日报社统筹南宁日报、南宁晚报/ZAKER南宁、南宁新闻网采编骨干参与的专题报道组,统一指挥,分工合作,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传播手段,形成网上网下全覆盖,一次采集多平台即时推送。
26日上午10时起至晚上10时,南宁日报社全媒体6个直播小组奔赴邕江边,从专业视角,为观众呈现多角度的丰富内容,不仅呈现两岸新颜,还为读者观众讲述了邕江背后的人文故事。截至目前,南宁日报社全媒体直播各平台在线观看人数累计已超过32万人次。
“不出家门就能全方位地观赏到南宁的美景,了解邕江美丽蜕变背后的故事,太赞了!”市民李华琳通过ZAKER南宁客户端第一时间感受到邕江新颜,感受到了全媒体传播方式的新颖和高效。
百里秀美邕江,也能360度全景展现。昨日,南宁电视台全天7小时直播,镜头通过水陆空不同角度捕捉画面,同时设置外场演播室,与主演播室遥相呼应,全方位展现邕江的历史积淀、人文景观与建设成就。
内容活 图文并茂呈现百里秀美邕江
昨日,南宁日报推出《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成启用特刊》,24个彩色版面图文并茂。打开特刊,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邕江的“颜值”提升历程,还能感受到南宁市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变革中展示出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和开放之美,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引领性,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一张张图片,直观地呈现了邕江两岸公园绿地精致婉约之美、夜景璀璨之美和江水滔滔之美。”翻阅《南宁日报》特刊后,市民庄巧珍说,媒体记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邕江沿岸地标性建筑的精美图片,向读者呈现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的成果和亮点,讲述了南宁跨越发展新成就。
同一天,本报在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成启用次日,推出了“一声请”“一江水”“一座城”“一路景”“一份情”5个专题版面,版式简洁大方,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吸引读者,让广大市民身临其境般切实感受到百里秀美邕江的全新姿态。微信、微博也在同期不间断推送信息。
接地气 小人物展现大主题诉说邕江故事
在“百里秀美邕江”系列报道中,南宁手机台推出《有一种韵律叫百里秀美邕江》融媒体专题。截至目前,该融媒体专题总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视频合集观看量近20万人次。
南宁手机台负责人表示,越是主题重大,越要“放下架子”,采用人性化、故事化的呈现手法,才能让网友感受真实和朴实的力量。退休教师方仕贤用笔记录了邕江两岸的新变化,讲述自己与邕江的故事;老口航运枢纽总工程师黄厚平,一天天看着邕江变美……以小人物展现大主题,他们的故事看似普通,却都揭示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曾经忙碌的上尧码头,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如今已变成颇具特色的港口文化展览馆。昨日,南宁电视台直播小组来到上尧码头,聆听“老码头人”诉说老码头的历史变迁。在此次报道中,南宁电视台记者转换成市民的身份,去亲身感触百里秀美邕江的点滴变化,去感受建设者精益求精的态度,去触摸两岸快速发展的经济脉搏,去感受城市管理者的为民情怀。 (记者 廖欣)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