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92岁慈母蹒跚照顾63岁中风儿子
老人从中餐里省出一点南瓜留到晚餐
兴业县北市镇福田村的杨秀芬家,上月下旬才装上电灯,此前一直用火水灯,家中连支电筒都没有,更别说任何电器。这个家庭只有两人,杨阿婆和他的儿子,去年儿子中风之后,每天,92岁的阿婆拖着蹒跚的腿脚照顾63岁儿子的饮食起居。
一天两餐,两人日均伙食费不到10元
杨阿婆住在村中一排两层泥砖旧楼最里边,听说有人来看望,坐在门口矮凳上的阿婆忙站起来,扶着墙走进昏暗的屋中,摸索了一会,转身蹒跚地走出来,提着一张小矮椅,热情地招呼:“坐,坐!”
昏暗的泥砖屋内,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床铺笼柜破旧不堪,窗台上一盏小小的火水灯尤其显眼,而就是它,陪伴着阿婆几十年的漫漫长夜。屋门口的走廊权当简陋的厨房,砌着柴灶,放着一只大水缸和一张旧桌子。揭开灶头上的锅盖,里面空空如也。
其时上午11时不到,阿婆却说:“我们已经吃过午饭,煮了点南瓜送粥。”阿婆告诉我们,她家每天只吃两顿,10时许早餐和中餐一起吃,下午四五点钟吃晚餐。算下来,她和儿子两人一天的伙食费不到10元。
“你们吃饭了吗?要不在这里随便吃点?”聊天中,阿婆不时关切地询问。
听见人声,住在阁楼的儿子李业震扶着墙慢慢走下木楼梯,坐在门前的条凳上默然不语。他在上世纪70年代当过兵,退伍后在 玉林 城区工作过一段时间,没有婚娶,回到北市后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2013年他中了风,自此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母亲照顾度日。在他的阁楼上,除了一张火砖搭成的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连蚊帐都没有。
儿子中风,白发母亲要照顾其起居
杨阿婆是 桂平 中沙人,24岁嫁到北市福田村后,生下两个儿子,小儿子还在学步时丈夫去世了。阿婆自此没有改嫁,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成人。如今小儿子中风,大儿子家境也不宽裕,其30多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病,把他折腾得够呛,无暇顾及母亲和二弟。
平时,母子俩的伙食除了粥饭便是鸭蛋和一点猪肉,盐油不多。侄妇和邻舍不时送些蔬菜过来。阿婆年轻时在邻村一户人家当过保姆,现在她带的那个小孩已成了大叔,大叔记挂着阿婆的恩情,不时会砍一两捆柴火带来给阿婆烧火用。
92岁的杨阿婆现在自觉身体还能行动,可以照顾不能自理的儿子,“就是近年觉得腿脚不大方便,痛。”阿婆说着,卷起宽大的裤脚,露出两条瘦削的腿,膝盖处贴着两片伤湿膏。
种种原因,母子俩无法享各项待遇
前些天,村委给杨阿婆家装上了电灯,老人终于告别了火水灯。“很方便,很亮堂!”阿婆乐呵呵的笑容里透着满足,却让人心里酸酸的。
记者从福田村委了解到,由于各种必要的证件及手续不齐全、条件不符合政策等原因,杨阿婆并不是村里的五保户,也没有低保补助。李业震的户口在玉州公安分局西就派出所,由于所报年龄有误差等原因,以至于查不到他的户口,因此也未能落实各项待遇。
据了解,福田村是兴业县最边远的行政村,基础设施落后,有7个自然村未通车,山高路陡,地理气候环境恶劣,常年有多半时间是云雾风雨,农作物生长缓慢。
“福田村人口2695人,贫困户有218户981人,贫困发生率40%。”村支书廖前钦告诉记者,杨秀芬户的困境大伙都看在眼里,但在这个贫困村,大家有心无力,希望 社会 力量能帮他们一把。(记者 谭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