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18.10.2016  10:34

  铿锵足音奏华章 履职为民谱新篇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 盛 通讯员 杜英华)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殷期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春华秋实的五年。

  这五年,在中共南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应对挑战中发展、推进转型中前行,始终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本届常委会共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3件,审议通过27件,颁布实施22件;开展法规清理3次,立法后评估2件;开展立法调研40项;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86项,开展工作评议7项,专题询问6次,执法检查31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07人次……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折射出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次次专题调研的开展,一条条代表建议的办理,浇灌出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知责奋进的丰硕成果……这五年,邕城大地激荡着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铿锵足音;这五年,邕城百姓感受着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

   围绕中心

  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推动自治区党委、市委重大决策实施和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着力点,依法履职、科学履职、主动履职,把人大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

  在国药控股广西有限公司厂房内、在广西华宏混凝土有限公司现场、在南宁港牛湾作业区中……过去五年,一项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脚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代表视察活动都深入各县(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调研视察传统型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听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专项报告,促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壮大战略型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较快增长。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就我市旅游产业面临的规划衔接、资金使用、用地保障、文化挖掘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询问,支持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我市农业生产安排和春耕生产情况,并对此工作进行审议,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经济发展走势,坚持定期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支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连续五年听取审议计划、预决算、审计及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提出进一步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意见,要求市政府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履职为民

  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城市越来越靓丽,乡村环境大变样,空气越来越清新……如今,在南宁市民的眼中,这样的好消息接踵而来,而这种市民获得的幸福感,离不开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强力实施, 更离不开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心系百姓”的感人情怀。

  邦以民为本,万事民为先。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做到民有呼、我有应,民有需、我有为。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发现,目前我市部分区域急救站点分布不均、救护车数量不足、群众救援组织的建立和人员培训等都存在问题。请问市规划局、市卫计委将如何采取措施解决……”今年7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市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专题询问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里举行。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一直是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人大之“”,民之所“”。面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疑问,各相关部门没有回避,没有辩解,没有推诿,正面回答。

  对涉及面广、关系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展持续跟踪监督,通过跟踪督办,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备灾中心建设、市第一强制戒毒所建设、市体育运动学校建设等多个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实地视察,推动拖延八年的长堽路改扩建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全面建成通车。

  不辱使命

  推进法治南宁建设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努力推动法治成为全社会最大公约数。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今年9月,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的会场上,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国徽,向宪法庄严宣誓。这是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举行宪法宣誓过程中的一个剪影。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新任命的539名国家工作人员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庄严的仪式化表达,激励新任命人员更加尊崇和敬畏宪法,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宪法的忠实信仰者、自觉实践者和坚定捍卫者。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将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问题解决等热点问题作为立法重点,强化立法主导,创新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立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建设法治南宁垒土夯基、厚积成势。首次委托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条例开展评估调查;在修订养犬管理条例的过程中,首次公开征集市民代表参加论证会,推动公众有序参与立法全过程;首次通过发函向人大代表征求立法建议,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法规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审议、评估等各个环节,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立法主体作用。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着力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对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保证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

   优化服务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认真督办代表建议,代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各县(区)开展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定期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受理本辖区内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群众可以通过参加定期举行代表活动、来信和来访的方式,与“人大代表之家”加强沟通。这意味着,如果市民有任何关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向“人大代表之家”反映。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将代表“三个一”活动拓展为“七个一”活动,即本届内每位代表列席一次常委会、参加一次调研活动、参加一次视察活动、参加一次执法检查活动、参加一次原选举单位活动、参加一次述职活动、提出一件有建设性的议案或意见,进一步丰富了代表活动的内容。

  强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采取集中交办、重点督办等措施使代表建议办理力度逐年加大,质量显著提高,实效明显增强。

  强基固本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把抓好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强化素质、规范运行、正风肃纪、凝心聚力为抓手,推动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人大机构有效加强,县乡人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逐步健全,人大干部活力不断增强,为履行法定职责提供了组织保障。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各种专题学习23次,举办各种法律法规知识讲座32次,举办理论研讨会5次,开展专题调研31项,努力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五年来,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全面清理、修订,制定修改完善工作法规制度80多项,编印成《南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法规制度汇编》,基本涵盖了人大依法履职的主要方面,推动了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回首过去,成果辉煌;展望明天,任重道远。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在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开拓创新,在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生动实践中,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人大工作新篇章。

  

编辑:蒋卫

南宁市2017年春季主体班开班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胡光磊)3月20南宁新闻网
南宁质监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调研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玲 通讯员 黄南宁新闻网
2016年广西教育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陈媚 通讯员 冉南宁新闻网
南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发力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