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族人民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基调,统筹做好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为“十二五”规划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4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303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7049美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1.67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28∶39.75∶48.97。与2013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回落 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
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涨1.6%,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四升四降”。 (见表1)
二、农业
产值: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农业产值337.90亿元,增长6.45%;林业产值28.63亿元,增长0.52%;畜牧业产值184.26亿元,增长0.71%;渔业产值25.42亿元,增长6.07%;农业服务业产值33.12亿元,增长11.5%。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5.46%,比上年上升1.48个百分点;林业4.70%,下降0.34个百分点;畜牧业30.24%,下降1.8个百分点;渔业4.17%,上升0.26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5.43%,上升0.40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面积: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6.83万公顷,增长2.0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4.14万公顷,下降0.3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6.56万公顷,下降3.28%。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6.25万公顷,下降3.8%,油料种植面积4.92万公顷,增长5.2%;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6.08万公顷,增长12.88%。其中蔬菜种植面积20.25万公顷,增长13.83%;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的54.42%,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19。
农作物产品产量: 全年粮食总产量225.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2%;蔬菜产量443.97万吨,增产14.61%;水果产量182.69万吨,增产7.14%;甘蔗产量1239.98万吨,增产0.24%;花生产量14.30万吨,增产9.13%;木薯产量52.00万吨,下降4.63%。
养殖业产品产量: 全年肉类产量65.37万吨,比上年下降0.25%,其中,猪肉产量39.28万吨,增长1.95%;全年生猪出栏530.4万头,增长1.35%;生猪存栏429.98万头,增长0.14%;禽蛋产量3.21万吨,增长2.93%;牛奶产量5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24.46万吨,增长5.01%。
林业生产: 全年木材产量273.9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1%。全年共造林8467公顷,其中,用材林7409公顷,增长6.12%;经济林149公顷,下降10.78%。当年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97万公顷,增长17.49%。育苗面积516公顷,下降58.52%。全市森林覆盖率47.50%。
农村基础设施: 全年农村用电量10.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51%。化肥使用量(折纯)46.82万吨,增长3%。有效灌溉面积25.3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全市1378个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1328个,比上年增加30个,占行政村数的96.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98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2.85亿元,增长12.21%;其中国有企业增长2.55%,集体企业下降18.74%,股份制企业增长12.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86%。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23.49亿元,增长10.4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34%,拉动经济增长3.17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227.85亿元和1645.00亿元,分别增长6.01%和17.33%,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1.3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2.74∶57.26,重工业产值比例高于轻工业14.52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六个行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517.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8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60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436.03亿元,增长5.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316.88亿元,增长33.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34.13亿元,增长16.5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221.88亿元,增长26.4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161.94亿元,增长9.5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产值146.33亿元,增长20.8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5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0%;利税总额297.39亿元,增长5.12%,其中,税金137.35亿元,增长1.48%,利润160.03亿元,增长8.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5.38%,比上年下降0.4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7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92家,比上年增加44家。
主要产品产量(见表2)。
建筑业: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67个,比上年下降13.52%。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8.05亿元,增长8.6%。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933.92亿元,增长11.72%;实现利润总额12.39亿元,下降4.69%;利税总额38.51亿元,增长1.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私人建房)2886.68亿元,增长18.66%。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299.00亿元,增长17.05%;更新改造投资853.48亿元,增长17.18%;房地产开发投资551.82亿元,增长32.5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926.70亿元,增长16.7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31.59%;集体经济投资60.97亿元,增长23.56%,比重为2.08%;私营个体投资944.95亿元,增长14.88%,比重为32.21%;其他经济投资1001.26亿元,增长23.75%,比重为34.13%。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4.52亿元,增长19.83%;第二产业投资904.40亿元,增长19.76%,其中工业投资852.05亿元,增长17.02%;第三产业投资1944.96亿元,增长17.9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见表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68.23亿元,增长21.77%;办公楼投资41.09亿元,增长139.9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0.82亿元,增长54.52%。商品房施工面积4519.36万平方米,增长18.55%;商品房竣工面积465.43万平方米,增长42.95%;商品房销售面积802.57万平方米,增长14.23%;商品房销售额531.87亿元,增长8.77%。(见表4)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3146.17万吨,比上年增长7.35%。旅客运输总量8697.01万人,增长3.98%。其中,铁路货物运输量392.67万吨,下降21.49%;铁路旅客运输量1502.21万人,增长39.87%;公路货物运输量30035万吨,增长7.76%;公路旅客运输量6702万人,下降2.40%;水路货物运输量2713.5万吨,增长8.53%;民航旅客发送量492.80万人,增长16.36%;航空货邮发送量5万吨,增长2.04%。
邮电通信: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2.32亿元,增长27.36%;邮政业务总量5.39亿元,增长10.5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28.19亿元,增长7.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23.15亿元,增长1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3.75亿元,增长14.2%。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95%,通讯器材类下降12.36%,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6.0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24%,家具类增长17.9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1.69%,日用品类增长5.3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34%,化妆品类增长23.30%,金银珠宝类下降9.06%,中西药品类增长13.39%。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40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0%。其中,出口总值26.17亿美元,增长11.25%;进口总值21.97亿美元,增长6.44%。
招商引资: 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内资856.46亿元,增长15.63%。全年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增长10.22%;对外借款1287.4万美元,下降61.13%。年末全市实有三资企业949家,其中建成投产三资企业566家。
开发区: 年末全市共有开发区、工业集中区15个。其中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年末累计入园企业11409家,比上年末增加1378家;财政收入8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0%,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3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7.52亿元,增长21.7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2.51亿元,增长18.49%。
旅游: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3%;接待境外旅游者43.30万人次,增长23.33%。其中,外国游客30.95万人次,增长32.79 %;港、澳、台同胞12.35万人次,增长4.63%。国内旅游收入585.74亿元,增长24.72%。国际旅游收入1.84亿美元,增长33.77%。年末全市实有星级宾馆50家。拥有4A级旅游景区16个。拥有旅行社93家,其中出境旅行社24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收入52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3%,比重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85亿元,增长7.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4.65亿元,增长12.5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5.77亿元,增长11.32%。财政支出中,投向医疗卫生、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及农林水事务的资金增长较快。其中,医疗卫生支出44.67亿元,增长24.38%;科学技术支出7.25亿元,增长16.83%;节能环保支出8.88亿元,增长16.43%;农林水事务支出42.39亿元,增长13.60%。
金融: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30家,营业网点1136个。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64.49亿元,增长8.9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225.35亿元,增长8.92%;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321.74亿元,增长7.6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91.46亿元,增长15.95%。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4家,与上年持平,其中,财险公司20家,寿险公司14家。全年保费收入107.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63亿元,增长2.57%;寿险保费收入51.02亿元,增长11.79%。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37.02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7.04亿元;寿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9.98亿元。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5.23万人,增长0.72%,其中市区人口284.38万人,增加4.65万人,增长1.66%。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1‰,比上年下降0.7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06‰,比上年下降0.3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04‰,比上年下降0.33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75元,比上年增收2258元,增长9.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76元,比上年增收891元,增长11.6%。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南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