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地方税务局2016-2018年地税收入规划
一、2015年上半年收入情况及全年收入预测
(一)上半年地税收入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全区地税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经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主动作为,勤征细管,挖潜堵漏,实现了地税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地税系统共组织财政收入480.6亿元,完成全年收入目标的48.3%,同比增收29亿元,增长6.4%,剔除“营改增”翘尾因素后实际增长7.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与广西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匹配。收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收入呈现高开低走态势。1至6月,地税收入累计增幅分别为14.6%、10.7%、9.8%、7.0%、6.8%和6.4%,增幅逐月收窄;增速在全国排名和西部排名环比均出现后移,增长优势逐步减弱。二是收入增减走势分化。从企业类型、行业、税种、区域看,收入增减变动趋势均出现分化。如从企业类型看,股份合作、股份公司两类企业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涉外企业和个体经营增幅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三是中央级收入高速增长。上半年,中央级收入同比增长13.1%,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自治区级收入和市县级收入7.7、8.2个百分点。四是第三产业税收增长乏力。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326.8亿元,同比仅增长1.8%,增幅低于各产业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1至6月,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势头良好,增幅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2015年地税收入发展形势预判
2015年是广西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一年,上半年,随着各项稳增长举措的进一步落实,全区简政放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降电价清收费、扶持工业企业发展、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等工作初见成效,利好因素不断增多,经济总体呈现回稳向好势头。但受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全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相互交织,困难挑战突显,地税收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1.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牢。上半年,虽然全区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信号,但企稳回升基础仍不牢固。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收窄。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增幅同比收窄了0.5个百分点,工业品价格连续41个月下降,三大经济先行指标之一工业用电量增幅同比收窄了3.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增幅同比收窄了1.4个百分点。二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重大项目开工数量不足、企业用电成本过高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是房地产业投资意向偏弱、土地交易面积减少、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持续低位运行,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确定性增加。
2.“营改增”减收压力大。按照国务院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的决策部署,2015年下半年“营改增”将全面完成,届时地税收入的重点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将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是地税第一大税种,年收入约340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35%左右。“营改增”全面扩围,将导致地税收入三分之一的税收减少,对地税收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实现收入目标压力大。根据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7%的预期目标和《研究2015年财税收入组织工作会议备忘录》精神,2015年全区地税收入目标996亿元、增长8%。为实现全年收入目标,下半年全区地税系统需组织财政收入约515.5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半年还需扩大3.1个百分点。在全区经济增速放缓、“营改增”全面扩围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实现2015年地税收入目标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2015年全区地税收入预测
根据2015年宏观经济税收发展形势预判,如果2015年“营改增”政策保持2014年调整范围不变,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地税部门将继续加大挖潜堵漏增收力度,严征细管,努力完成“全区地税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8%”的预期目标;如果2015年“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则预计全区地税收入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2016-2018年地税收入发展形势研判
2016-2018年是“十三五”时期中尤为关键的三年,要实现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世情、国情和区情的研判分析,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地税收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预测2016-2018年全区地税收入的变化趋势。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共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发达国家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大,回升势头较弱,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需求下滑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三年内经济总体复苏疲软态势难有明显改观。
从国内看,全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一是受“三期叠加”因素影响,支撑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趋于减弱、传统增长动力逐步衰减、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二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落后产能比重偏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随着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意味着经济增速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预计保持在6.5%和7%之间。
从全区看,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广西努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全面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等部署的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促进经济企稳向好。另一方面,广西经济与全国一样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但又具有作为西部地区新常态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增速回落幅度大、政策红利下降、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等,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十三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初步估计“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年均增长8%-8.5%左右。
(二)影响2016-2018年地税收入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稳增长压力大影响地税收入增长。一是经济增速下滑速度快于全国。2011-2014年广西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约为全国的2倍。随着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不轻易采取强刺激政策措施,广西经济下行的风险明显加大。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大。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偏慢,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提升不够明显,而且科技创新基础和能力薄弱,导致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稳增长压力大必将影响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影响地税收入增长。在经济下行时期,税收将通过有针对性的减税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通过涵养税源,引导和扶持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带来地方财税收入增长,但也无法避免在减免税当期造成地税收入的锐减,2011-2014年,地税系统减免税收入以年均10%的比例递增,其中2014年减免税款50亿元,约占全年组织收入的5.5%。随着为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税收优惠新政贯彻落实,税收优惠面和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地税部门的减收效应不断放大。而且目前广西适用的税收优惠多以减免地方性收入和地方分享部分为主,由于缺乏配套的地方财力补偿机制,对部分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形成财力削弱,影响了部分地方政府兑现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性。
3.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影响地税收入增长。“营改增”在“十二五”时期实施全面扩围后,地税第一大税种营业税税源将全部划转到国税部门征管,同时“营改增”行业新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管辖权也随主体税种变更划归国税征管,地税部门征管范围将大量减少,征管业务也将大幅缩水,地税收入发展将面临主体税种缺失、增长乏力的局面,对地方可用财力将造成较大影响。
4.地方税体制改革滞后影响地税收入增长。近年来,我国的税制改革侧重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改革,侧重于消除重复征税,而忽视了对地方税体系的改革。如现有地方税体系中,一些税种如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课税范围窄,收入调节功能弱化,亟待对其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等方面进行调整。对调节社会分配中发挥较大作用的一些地方税如社会保障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的开征研究明显不足,造成地方税体系的不足,成为影响地税收入增长的因素之一。
(三)2016-2018年地税收入预测
根据2016-2018年经济发展趋势,如果“营改增”维持目前范围不变,初步估计2016-2018年全区地税收入平均增幅预计保持在6%左右;如果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实行“营改增”,则2016—2018年按同口径全部扣除上一年营业税收入后,同比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