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气管堵塞危害大 家长防范“凶手”胜于急救

08.04.2015  19:40

  广西健康生活网南宁4月1日讯 (记者 谭小丽)花生、瓜子、杏仁等坚果是家中常备零食,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儿(二)区主任覃敏提醒,一些坚果类食品,甚至是骨头粥都有可能成为幼儿的“致命凶手”,从春节至今,该院已接诊10余例异物堵塞气管的患儿,家长切不可大意。

  许多家长可能不知道,气管支气管异物堵塞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急危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也是肺部慢性疾患的病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并清除异物至关重要。

   孩子气管异物危害大

  据了解,异物进入幼儿气管,会引起呛咳、气促;如果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头,在食道里把整个气管堵满了,人就等于没法呼吸了,此时就会发生窒息,窒息五分钟左右,就会因为长时间脑缺氧可能出现脑死亡。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如自行急救不成功,患儿往往都到不了医院。覃敏遗憾地表示,该科前段时间刚接诊了一位9岁的患儿,该患儿因吃果冻而导致气管堵塞,最后脑缺氧太久而成为植物人。

  而当异物进入更深的支气管内,情况没有这么危急,但若未及时发现,或不能及时取出异物,时间一长,异物周围的气管黏膜组织会产生继发性炎症或被肉芽包裹,阻塞支气管,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如果是骨头类异物,还有可能划伤气管,导致咯血,覃主任刚遇到这样揪心的例子。

  患儿是隆安县一名8个月大的男宝宝,患儿连续发烧、咳嗽两天,第三天时高烧加重,患儿还出现呼吸加快和气促的症状,家长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患儿口腔内有疱疹,还有咯血现象,担心是重症手足口病,赶紧转诊送到了区妇幼保健院小儿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患儿呼吸。

  覃敏主任和团队检查发现患儿的症状并不完全像手足口病,于是采用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结果发现患儿支气管内有0.6*0.2cm的异物。后经手术取出,原来是一小块骨头。患儿家长回忆,孩子发烧气促加重的那天,为补充营养,特地熬了骨头粥,没想到这小小骨头竟成了危害孩子生命的“凶手”。如今,经过相关治疗,该患儿已出院。

   防范重于急救

  “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以花生、豆子、杏仁、瓜子等最为常见。”覃主任向记者展示了不少从患儿气管中取出的异物,她提醒,孩子吃坚果时突然哭闹、摔倒、嬉笑,特别容易将异物吸进气管。

  覃主任认为,家长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对于异物堵塞较有用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长最好学会。此外,家长更要有防范意识,所谓“病从口入”,多数气管异物是可以预防的。家长最好别给幼儿吃坚果、果冻之类的零食,喂食时尽量将坚硬的食物弄碎再给小儿食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要逗玩、嬉笑,也不要斥责、吓唬孩子,避免孩子哭闹、跑跳,以免呛着。如果孩子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及咯血等现象时要及时送医诊断。

   知识链接:

  幼儿易气管堵塞的主要原因:

  1、婴幼儿咀嚼吞咽功能欠协调,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

  2、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硬食物(花生、葵花子等)嚼碎,过早食用坚果类食物,且进食时哭笑打闹造成误吸;

  3、学龄前儿童喜欢将一些小玩具、笔帽、珠子等含于口中玩耍,当受到惊吓、哭闹或深吸气时将异物吸入呼吸道。

  “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

  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婴儿版

  5次拍背法  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