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30.01.2015  12:02
    2014年,根据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常态,结合广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广西国土资源厅以服务和保障国土资源业务需求为核心,持续推进全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初步提出了“十三五”期我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同时围绕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三大平台、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在建设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继续深化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及应用。一是广西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已于2011年完成,规划、调查评价及管理等各类数据均已纳入“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所有市均建立了统一的“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目前,广西区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数据构成包括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现状、土地规划、矿产规划、综合监管、地质灾害等七大部分,共计27个大类数据库。此外,广西目前“一张图”数据库在原有核心数据库基础上新加入了耕地质量等级、基本农田划定、矿产资源、增加挂等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二是“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已深入业务审批系统的核心环节。在建设用地审批方面,自治区、市、县三级的单独选址、批次用地、用地预审等审批流程的业务会审环节,均要以“一张图”中的基本农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的分析结果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审批;在矿业权审批方面,自治区及采矿权审批、探矿权审批必须以“一张图”中的两权核查数据、矿产资源规划、矿产地、矿业权配置方案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审批。
    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全面覆盖。一是根据新的业务流程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重建了建设用地审批、单独选址、建设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批、采矿权审批、探矿权审批、公文办理等业务流程,目前,审管分离后的新审查报批系统共完成批次用地审批4772宗、单独选址审批1307宗、用地预审430宗、先行用地4宗、采矿权审批296宗、探矿权审批1532宗、用地批复发文2364宗,预审发文269宗。二是2014年初完成建设用地审批的三级联网审批软件开发,软件都已部署到位,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三是开展遥感及无人机等信息技术对重点区域的资源状况、利用情况等进行核查验证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部分重点区域的用地、用矿情况以及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为综合监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形成了一套国土资源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和工作方法。
      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不断加强。一是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取得新突破。目前,已建成区、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门户网站集群,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全区覆盖率达到了100%;于2014年1月1日在腾讯网开通官方微博“广西国土”,发布微博,举行微直播、微访谈,发布微话题等,加强与粉丝交流互动,提高政务信息知晓率。二是强化土地、矿业权市场网上交易系统。2014年度,区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共组织区本级矿业权网上挂牌出让17宗,其中10宗探矿权,成功出让其中8宗,8宗起始价合计742万元,成交价合计830万元,溢价88万元;采矿权7宗,成功出让其中5宗,成交价合计8216万元,无溢价。组织矿业权网上挂牌转让1宗,以起始价33万元成功转让。三是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社会服务化水平。重点是加快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推进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服务发展,加强资质资料的汇交监管,完成2014年度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更新与维护,共录入已入库地质报告内容提要相关数据项83档。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区本级在2013年数据中心融合存储计算网络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完成了私有云平台部分系统的升级。投入约5800万元,为全区75个县开展了信息化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完成了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二是完成四级网络互联。2014年,自治区投入约404万元,开通了全区所有乡镇国土所带宽为4Mb的互联网专线,共计1126条。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广西国土资源厅办公局域网管理制度》、《广西国土资源厅计算机及信息化办公室设备管理维护制度》,《广西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对广域网、局域网络和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制定《广西国土资源厅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网站管理,确保了网站稳定、高效运行;印发《广西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实地调研阶段工作方案》,基层实地调研,掌握全区各地信息化工作情况,收集各地意见和建议,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