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公共体育建设 社区将实现"10分钟健身圈"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林显威)未来10年,广西体育将如何发展?将发生哪些变化?昨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描绘了广西体育发展蓝图。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0%以上
对于广西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施意见》将是一份细致的行动指南,给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其主要通过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体育产业人才队伍,从硬件、软件以及体育消费方面夯实体育产业基础。
《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广西将基本建立特色鲜明、布局结构合理,产品和服务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30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2.5 %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0%以上。
记者注意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是由人口推算而出,国家确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35%左右,为什么广西要达到40%?“广西在体育发展上有着气候的优势,可以达到40%。”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韩庆东表示,广西的气候比北方更适合开展体育运动,在体育产业发展上也占据着一定优势,所以目标定在40%。
社区体育设施要100%覆盖
在《实施意见》中,关于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明确的要求。为了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指标均具体量化。
根据要求,广西将推进城乡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社区体育设施要100%全覆盖,形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乡镇、行政村体育设施100%全覆盖,重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国门风采”、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广西特色全民健身工程,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
关于健身圈的建设,国家要求是15分钟,而《实施意见》要求是10分钟。对于这样的变化,韩庆东也给出了答案。他表示,之所以设置为10分钟,是因为广西的城市普遍比较小,10分钟的健身圈符合广西的条件,广西居民出门健身将更加方便。
新建居住区健身设施有标准
另外,广西将重点通过打好五张特色产业牌,创新发展体育产业,并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政策、税费价格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规划政策、人才培养等举措,保障《实施意见》稳步实施。
在资金投入上,全区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需要。此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群众健身服务等。
在完善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上,《实施意见》对新建居住区和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也有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执行,并与住宅区主题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据悉,关于人均体育设施用地的标准是硬性规定,各地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将会强化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管,对体育设施建设不达标的,不予通过验收。韩庆东表示,这就表示如果新住宅没有按照人均用地的标准建设,将会无法出售。
广西体育产业 打好“五张牌”
“山水牌”
发展户外运动休闲体育;制定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培育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户外露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游艇码头、冰雪运动基地和设施等。
“民族牌”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深度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资源,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规划;打造“三月三”、炮龙节、花炮节、舞龙舞狮、竞龙舟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体现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开放牌”
发展体育产业对外交流合作,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和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体育产业交流合作,打造一批沿海岸线、沿边境线、沿国道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户外休闲运动品牌。
“融合牌”
发展“体育+”工程。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健康养老养生、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影视传媒、培训、信息工程、建筑、会展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扩张产业边界,创造新型业态,打造广西体育产业城等若干体育产业集聚区。
“赛事牌”
发展体育竞赛表演。鼓励和支持办赛主体多元化,增强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引导和扩大体育消费群体;支持和鼓励各地举办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在引进国际、国内单项体育组织赛事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赛事品牌等。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