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化交流“那山、那水、那人” 迷醉羊城观众

21.02.2016  10:13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云亦云)壮乡风情美,新春喜气浓。记者昨日从广西博物馆了解到,由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于新春佳节期间在广州市举行,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该文化展将延至4月28日结束。

  广东和广西同处岭南,同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壮族先民曾在广东留下过历史足迹,古代广东客商也曾深入广西城乡村寨与广西互通贸易。在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举行的此次展览,分为“据那而作——以稻为生”“凭那而居——居住器用”“靠那而饰——织造斑斓”“依那而乐——鼓乐节庆”四大篇章,从稻作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四大方面内容,反映了广西壮族与区内及周边地区各兄弟民族长期杂居,和睦相处,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和民俗文化,构成了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壮乡山清秀,水婀娜,无处不山,无处不水。千百年来,壮族人民一直与山水和谐相处,山水之美也融入了壮族文化的深处。此次展览共展出174件(套)藏品,“那文化”的众多精品荟萃,立体呈现了广西壮族的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在古壮语中的意思是“”,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土地。田地是壮族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广西壮族群众喜欢用“”字给道路、村庄、乡镇等命名,如“那洪”“那马”“那陈”等。据不完全统计,含“”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从这些名字中,观众能深切感受到壮族人民对田地的那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与情感,“”也成为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此次展览汇集了广西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馆藏壮族文物精华,包括从广西各地征集到的稀有文物。在全面展示广西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此次展览通过文物的排列组合,突出壮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其中的绝世珍品,包括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史前大石铲,在考古学界知名的漆绘铜盆、干栏陶屋、干栏铜仓、铜牛、铜鼓、勾连雷纹铜桶、铺首衔环铜匜、二斗二升铭越式铜鼎,以及壮锦、绣球、蓝黑映衬的壮族传统服饰等。

  此次展览使羊城观众增加了对壮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也进一步助推了广东与广西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