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石漠化治理:“啃”扶贫攻坚“硬骨头”

28.04.2015  23:03

   新华社南宁4月28日电题:广西石漠化治理:“”扶贫攻坚“硬骨头

  新华社记者夏军

  作为我国石漠化较严重、贫困人口较多的省(区),经多年综合治理,广西已成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幅最大的省(区)之一。记者近日在广西部分石漠化山区采访了解到,当前石漠化治理与扶贫攻坚相互促进效果明显,石漠化治理与“啃硬骨头”扶贫相结合,正成攻克“地球癌症”的有效途径。

  昔日光秃石山 如今满眼着绿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长期以来成为难以攻克的“生态顽疾”。记者在广西部分石漠化山区看到,一些石山正发生变化:

  云贵高原南麓的广西凤山县乔音乡久隆村巴腊屯,居住着60多位村民。村民罗起跃说,许多年前,屯里群众生产生活都要砍柴,山林被砍伐,石漠化加剧。光秃的石山无法涵养水土,当地常年旱涝交替;一些岩石经常滚落。

  罗起跃说,为让石山重焕生机,村民们制定村规民约禁止乱砍滥伐。如今的巴腊屯完全变了样:5000多亩山头草木茂盛,猴子从60多只增加到400多只。

  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192万公顷,与2005年第一次监测相比减少45.3万公顷,净减幅度达19%。

  “广西样本”:减少石漠化山区群众对山林依存度

  “部分石漠化山区变化明显,关键是广西将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经济发展相结合,减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营林处副处长邱承刚说。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当地依托葡萄酒厂鼓励群众在石山上种毛葡萄。“葡萄藤根部能‘抓’住土层,不让泥土被雨水冲走。”村民唐毓甫在石山上种的毛葡萄每年可收500多斤,年收入1700多元。

  记者采访感受到,石漠化治理与扶贫攻坚密切相关:一些石漠化治理较好的地方,群众产业发展道路多,从而更重视保护石山生态;石漠化治理滞后的地方,群众缺乏产业支撑、脱贫困难,被迫开荒扩种,陷入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广西还总结经验筛选出一批适合石山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的模式,如任豆树与金银花复合经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等生态发展模式,取得明显效果。

  事实上,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群众形成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也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所在。

  “沼气池、生态公益林等项目都给予补助,通过政策引导,让群众生产生活不再依赖砍伐林木。”广西河池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说,农户建一个标准沼气池,扣除财政补助,只需投入约2000元,砍树当柴的现象大为减少。

  扶贫攻坚宜加速 “地球癌症”待攻克

  尽管部分石漠化山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但不少干部认为,石漠化加剧的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治理任务任重道远。“广西剩余的530多万贫困人口属扶贫攻坚‘硬骨头’,意味着下阶段石漠化治理也将非常艰难。”一名基层扶贫人士说。

  都安瑶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黄若平认为,当前石漠化山区农民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石漠化山区石多土少,一些群众还在靠不断开荒以耕地总量换取粮食增量,生活能源供给方式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仍没有完全消除。

  “首要的是通过发展产业、提升造血功能,帮助石漠化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降低他们对生态资源的依存度,从而达到恢复石漠化山区生态的目的。”河池市发展改革委一名工作人员说,可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移民、产业扶持、低保、教育等配套政策措施,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山区扶贫攻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此外,面积大、资金投入不足正成为制约石漠化治理的重要因素。邱承刚说,无论造林还是砌墙保土,都应进一步加大石漠化治理的投入,提高治理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