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赢:沉下心才能走更远
07.12.2015 12:02
本文来源: 气象
张兴赢接受记者采访。李响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静报道 有这样一位气象工作者,他先后获得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北京大学3家不同机构颁发的3项青年科技奖,还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作为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宣讲团成员到全国各行各业的青年当中去诠释着他心中的中国梦。2015年,他作为我国气象系统唯一的代表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他,就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副主任张兴赢。 “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卫星气象这个大工作平台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只是一个代表而已。”张兴赢说,我国的卫星大气成分遥感应用领域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 与卫星气象结缘:曲折而艰辛的开始 张兴赢用“曲折”二字来形容他和气象的缘分。2001年,他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基于对新闻记者工作的热爱,经过层层选拔,被新华社录取。 当时班上30多个同学,有20多个都上了研究生,而他当时还具备了免试保研的资格,家人和他身边的朋友都希望他能继续深造。张兴赢回忆,“纠结了好一阵儿,我做了一个让大家都很诧异的决定,放弃了去新华社,也没有继续在本专业深造,而是报考了大气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也就是这一年,张兴赢在旅美归国大气化学专家庄国顺的带领下,开始了研究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与大气环境污染。当时,国内研究大气气溶胶颗粒物领域的力量还很薄弱,社会也鲜为关注,但他敏锐地意识到,大气环境问题将会是制约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读博士期间,他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大气环境研究论文,在毕业前夕,还获邀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我国大气环境的署名评论文章。 毕业那年,大气化学在国内还是相当冷门的专业,就在他考虑是否出国深造时,中国气象局向他发出邀请。“我印象特别深,刚投了简历没几天就给我打电话要面谈签约。” 张兴赢说,“我心里犯嘀咕,怎么这么容易签约,而且当时看来气象卫星似乎与大气化学也没什么关系。” “原来在那时,中国气象局已经在部署开展气象卫星大气环境的监测研究,准备引进大气化学专业人才开拓新领域。”张兴赢说。入职两个月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了卫星大气成分遥感研究室,当时该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面对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面对困难,张兴赢也曾经彷徨过,但是最终还沉下心来,默默无闻地在少有人问津的新领域开展基础的前沿科学研究,一干就是7年。 与十面“霾”伏较量: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2013年1月中旬,横扫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令人记忆犹新。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雾、霾严重程度如何、能否预报?一系列问题考验着气象工作者,中国气象局第一时间回应政府关切和百姓关注,布置了监测和预报的专项攻关任务。 然而,地面观测站点有限,传统的卫星观测手段在霾发生时难以有效观测,如何客观地探测大气污染情况,成为当务之急。关键时刻,张兴赢和他的团队主动请缨承担起攻关任务,凭借着多年的大气化学研究基础和在卫星大气环境领域工作的积累,很快发现一种新的卫星紫外波段的气溶胶产品可以克服云和水汽的影响,即便在雾、霾天气也可以实现对霾的全天候和半定量监测。 事实上,我国的气象卫星在设计之初并没考虑到对霾的监测。“我国气象卫星搭载的紫外光谱仪能否用于霾的监测,我心里也没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组织团队成员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紫外光波段的千万条光谱中,一次又一次地组合对霾敏感的特征信号,经过在大型计算机上无数次运算、对比、分析,终于获得了气象卫星自主的紫外气溶胶产品,并且与地面霾监测结果高度一致。当他把第一张全国卫星霾分布图呈现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面前时,郑国光说:“这么好的气象卫星监测结果,这下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他带着最新的卫星探测成果先后参加了中央气象台全国霾会商和多位院士参与的全国霾污染研讨会,做大会发言,受邀到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局做专题讲座,为国家开展霾监测和大气污染治理建言献策。2013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视察中国气象局时,对气象卫星的霾监测成果给予充分认可。 “正是因为之前的科研经验积累,在霾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拨开云雾’。”张兴赢说,“如果说这是一种成功,我认为秘诀在于没有鲜花和掌声的时候能够沉下来,潜心钻研。科研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坚持,尤其是遇到挫折时的坚守。” 与梦想信念同行:执著而不倦的坚守 2008年年初,在专业领域刚刚崭露头角的张兴赢,兼任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助理。期间,由于工作出色,他得到了去瑞士日内瓦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部工作的机会。 当时,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论证研发我国自主的大气环境观测卫星。几经思考,张兴赢最终决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科研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事业开展要有一份执著的信念,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他说。 正是由于对这份事业的执著和对科研的专注,不久,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就被《中国科学》杂志发表,而这篇研究论文也几乎是国内最早利用卫星研究我国大气二氧化氮污染的研究成果。文章得到国内大气环境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还亲自率队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了解情况。 同年,张兴赢还成功地运行了国内第一台先进的地基高光谱仪器,获得了大气成分垂直分布的结果。由于出色的科研业绩,入职第二年,他就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9年,31岁的张兴赢被任命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开始带领团队领衔我国自主卫星大气成分遥感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课题,并且参与欧洲卫星大气环境领域的国际前沿合作项目。作为国际碳观测系统的专家成员,以及当时国际唯一在轨温室气体观测卫星(日本的GOSAT卫星)的中方卫星数据使用和验证首席科学家,他深入开展卫星温室气体探测和全球碳排放研究。2014年,张兴赢作为中方卫星大气成分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受邀参与了欧盟第七框架的国际合作项目,与欧洲科学家共同开展利用卫星大气成分观测资料与大气化学模式结合的开展源排放清单估算的国际前沿领域研究,这对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和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13年5月,张兴赢成为当年气象系统最年轻的研究员。同年12月,他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调任遥感应用室,投身到遥感业务服务的第一线,建立了我国自主的卫星大气环境监测业务服务体系。两年来,他参与完成的多份大气环境决策服务报告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开辟了我国卫星大气环境业务服务的新领域。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中国气象局前瞻性的战略部署下,张兴赢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开展卫星大气环境监测仪器论证和设计,提前开展卫星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攻关。这些年,他和团队助推了我国自主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大气成分探测载荷、中国的二氧化碳观测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中的“高光谱观测卫星”以及空间基础设置中的大气环境观测卫星的立项研制,为我国实施自主卫星大气成分探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兴赢告诉记者,明年,我国三颗具备大气环境观测能力的卫星即将发射升空,届时气象工作者将可以从遥远的太空日夜注视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气,为国家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转载:中国气象报】本文来源: 气象
07.12.2015 12:02
2022年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召开
相关链接: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黄伟京率自治区人大调研组赴玉林调研
相关链接: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