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30年深耕人类可持续发展“沃土”
新华社成都11月6日电(记者叶含勇)在第十六届西博会“青岛中德生态园”展区,一幢造型独特的五层建筑模型格外引人注目。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房子的屋顶密布太阳能电池板,楼内结构设计高效节能、四季恒温,每年可因此节约一次能源消耗13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64吨,与中国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可达92%以上。
“由于能源匮乏,节约是德国利用能源的一贯政策。”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高级项目经理尹玉霞说,作为德国联邦政府企业,该机构自198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目前已和全球13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中国的合作历史就有30年。
2009年,中德两国政府启动中德能效合作项目,作为该项目的执行方,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主要致力于为中德能源领域的双边对话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而日前在成都举行的中德能效技术论坛,正是中德双方积极实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又一创新探索。
在为期一天的交流中,来自中德两国相关机构和企业的300多位能效专家,围绕建筑、交通、工业、用电能效及可再生能源等主题设立4个分论坛深度碰撞,气密性建筑、可持续交通、绿色工业园等话题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
“每辆Car2Go(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可替代11辆私家车,能减少14公吨温室气体排放。”戴姆勒股份公司旗下的Car2Go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瑞纳·贝克尔说,该系统在降低机动车保有量、缓解空气污染和节能环保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今年4月我们将它引进重庆,现在我们也想把它带到成都来”。
“谈到能效,中国同行喜欢谈技术,但德国人更注重转变观念。”尹玉霞说,德国民众可以用煤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电,但许多人都会选择更贵的可再生能源电,“一位德国司机告诉我,如果真能实现少烧煤、少用电,使用可再生能源越多,我们就会得到更多”。
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能源危机意识的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也正在中国凝聚越来越多的共识与实践。本次论坛上,成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程果特别分享了成都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开展的“开发区能效和产业共生”项目。
“我们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率先建立基于节本增效的能效服务网络小组,在西部率先建立基于‘废物’交换的产业共生网络,累计为11家成员企业提出了108条整改建议,一共促成11对企业之间形成产业共生配对。”程果说,虽然合作项目已经到期,但能效革命的理念正在园区生根,“我们的能效服务网络小组目前已经做到了第三期”。
尹玉霞透露,预计12月初,中德两国相关部门将在柏林签约,在中国积极推进城市节能、工业能效审计、能效服务网络小组等3个能效示范项目,深耕可持续发展“沃土”。
【 编辑:廖志荣 作者:叶含勇】